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业界:从“机器”到“人”正处在临界点上 —— 文章正文2016-05-18

“未来,我们的工业发展和生活需求都给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月16日上午,在第十一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智能机器人研讨活动上,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说,用户的个性化制造要求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灵活、快速的生产单元;同时,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融合。

王天然表示,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日益增长,从2000年到2013年,仅13年时间进口机器人已经从380台增长到36860台,从近100倍的增长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对机器人的强劲需求。“与人共融,就是要让机器人把人的符号化能力、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机器的精准、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环境耐受力结合在一起。”王天然说,“如果看得更远一点,未来还要在分子尺度上实现人与机器人共融。”

研讨会上,哈佛大学鲍尔森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美国瑞德翰机器人责任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技术顾问罗伯特·豪尔展示了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做的医疗机器人。他表示,在高精度的心脏导管术治疗过程中,先进的机器人拥有比人类医生更好的控制力,且对人体产生的创口也更小。他希望未来医疗机器人可以继续发展,完成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复杂的手术工作。

美国爱德普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机械工程总监卡尔·威斯姆表示,无论是机构设计、控制理论、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还是成本、环境等现实问题,都为机器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处在从“机器”到“人”的临界点上。“如果说前50年发展的是‘机器’,那么今天则是‘人’,即智能、智慧。”他说。

据国家外国专家局方面透露,本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将在北京、山西、辽宁、安徽等地共同举办,旨在搭建中美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交流平台,结合美方专业技术优势与中方企业实际需求,围绕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开展专业交流、咨询服务与项目合作。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5-18)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更精准,种田效益高!
下一篇:顺德区举办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木工机械及自动化技术交流会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