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太原蒙山矿区治理成游人如织的景区 —— 文章正文2016-06-14

5月10日,太原市晋源区蒙山景区内游人如织。整个景区松柏郁郁葱葱,道路两旁的路上,处处是娇俏的花儿,一株株,一丛丛,或含苞待放,或吐蕊飘香……人们穿行其间,踏青嬉闹、赏花拍照,其乐融融。

中午时分,蒙山景区下的寺底村村民梁万生正在自己开的小饭店里忙个不停。闲暇的工夫,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个山体裂缝、道路塌陷、危机四伏的‘狼不吃’地带,没想到经过治理后,成为了旅游景区,给我们村民带来了这么多收益。”

满目疮痍开化沟

太原市,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资源型城市。储量达250亿吨的煤炭资源多年来支撑着太原经济,但同时,对煤炭资源的攫取也使太原的自然生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太原市晋源区开化沟,拥有一座1500年历史的西山大佛,但是采矿让开化沟满目疮痍。2005年时,西山大佛已经岌岌可危,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在2005年的一份文件中这样描述:除了种种自然界不可抗力的毁坏,挖煤采石爆破产生的震动,造成大佛风化部分的崩塌,加速了风化的进程,同时破坏了大佛所处环境;大佛下部35米处已形成采空区,一旦顶板塌陷,势必导致大佛垮塌。

与开化沟相邻的寺底村村委会主任赵炜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沟内每天采石的、挖煤的炮声不断。上山的道路坑坑洼洼不说,好几处是塌陷的大窟窿。山上植被稀少,到处是采石留下的危岩体,一下雨就可能崩塌,形成泥石流,危及开化沟外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寺底村村民梁万生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时,在开化沟挖煤采石活动几近疯狂。当时整个沟里分布着7个煤矿、7座古窑以及石膏矿、水泥厂等矿山企业,还有几十个私采矿点,村里的井已经干枯了好几年了,村民吃水都要从其他村往回拉,施工队伍不停地放炮,脚下的地面不停地震动,村子里弥漫的都是浮尘,早晨刚穿的衣服到中午就是一层灰。村里稍有点门路的都搬迁走了。

2005年,寺底村的村办秋花坝煤矿在山西省资源整合中被关闭。从上世纪60年代就一直靠煤矿生活的300多寺底村村民衣食无着,人心惶惶。

治理地灾促转型

煤矿关闭后,如何修复生态,造福当地群众,成为了当地国土资源部门思考的问题。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将开化沟地质灾害治理作为了重点工作。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系统要高度重视蒙山景区地质灾害治理,对非法采矿要坚决制止并关闭,要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拿出准确的地质勘探报告,为进一步恢复大佛的原貌,恢复开化寺下寺和上寺、修缮连理塔,重建相关建筑,开发建设蒙山景区其他旅游景点做好服务。

按照太原市委、市政府“绿色转型”的要求,以修复大佛为核心的蒙山景区开发被晋源区当成转型的头号任务。为此,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将开化沟内的煤矿和一大批采石场进行了彻底关闭。

2007年元旦一过,中国地质大学的两位教授带着几个研究生就来到了蒙山。专家在大佛附近进行了钻探研究,他们发现大佛脚下垂直的小小区域,逃过了私挖滥采者的魔爪。

2008年,山西省财政投资1900万元,对晋源区蒙山地质环境进行了一期综合治理,主要开展了蒙山大佛大肚崖采空区治理工程、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泥石流治理项目生物工程、泥石流河道疏通及河道护堤工程、泥石流治理项目固化物源工程及滑坡治理工程。

2009年,山西省财政又投资2000万元,进行了太原市晋源区蒙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工程主要为对千层塔采空区勘查与治理、对大佛周边不稳定边坡治理、对沟口停车场不稳定边坡治理,对沟口潜在崩塌体进行削坡、护坡治理等。

2010年,中央财政投资7400万元,对晋源区蒙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这次治理的矿山面积达7.74平方公里。该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了开化沟沟口—大佛停车坪道路两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大佛停车坪道路两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大佛东西两侧危岩体治理工程;千层塔与大佛间地裂缝、采空沉陷区补充治理工程;寺底村至九窑十八洞区段道路两侧不稳定斜坡及上游泥石流治理工程(物流集中堆放);寺底村至九窑十八洞区段道路两侧不稳定斜坡及上游泥石流治理工程(危岩/崩塌体治理);寺底村至九窑十八洞区段道路两侧不稳定斜坡及上游泥石流治理(边坡治理、防洪工程);甘泉寺沟泥石流物源及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危岩/崩塌体治理)等。

“后花园”雏形初现

为推进东西两山的生态治理,太原市2011年提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生态建设新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开展大规模造林。按照规定,企业在承包区域内完成不低于80%绿化任务的前提下,可将不高于20%的土地用于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和适度开发。

生态新政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国有、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截至去年底,已有13家企业参与西山生态建设,完成绿化7万余亩,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超过过去几十年政府投入的总和。短短几年间,“垃圾场披绿装、污染源成景观”的生态嬗变在太原接连上演。目前,太原市西山有13个城郊森林公园,已完成投资75亿元,绿化7万余亩,栽植乔灌木约80余种1000万株,原先煤矿排放的煤矸石、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正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或碧绿的草坪所取代。

经过修复,晋源区蒙山地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寺底村村委会主任说,2012年,他发现,蒙山下泉水神奇般涌现,现在已形成了小瀑布景观。山因水而雄奇,水靠山而灵秀。多年传说的佛泉又因大佛修复而重现。

晋源区蒙山的建设,让周围村庄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给村庄带来的巨大变迁:往日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苦不堪言,而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村民喜气洋洋。蒙山景区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村民们对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不配合、不理解,转向热烈欢迎公园投资方入驻。

蒙山景区负责人梁效德介绍,经过数年艰苦治理,植树、种花、蓄水、修路,如今,蒙山已成为太原市民的“后花园”,2008年对公众开放以来,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今年预计将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昔日矿山废弃地,今夕花海留恋园,这是太原一个区域的生态救赎,更是山西省国土资源系统支持太原这座资源型城市活生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6-14)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估值20亿美元 多家中国矿企看上嘉能可金矿
下一篇:统计显示5月份采矿业投资下降16.4%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