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创优发展平台链动石油装备制造 —— 文章正文2016-07-19
7月18日,记者在科瑞海关直通监管场站的项目现场看到,联检大楼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室外场站和仓库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285亩,总投资5.68亿元,是国内唯一一家石油装备类特色的海关直通场站。项目建成后,可为我市300多家石油装备类企业提供进出口装箱和散杂货存储、通关、商检及物流运输等一条龙服务,可实现年吞吐货物540万吨,年可新增收入2.7亿元,利税1.9亿元。整个项目预计11月13日封关运行,届时将成为国内唯一的石油装备特色国际陆港。 东营区把石油装备制造业作为区域经济调轨转型的基本着力点,积极搭建优质发展平台。总投资1.92亿元的国家石油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4开始运营,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第三方石油装备综合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测能力达570多个品种,每年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5000多批次,制定产品标准100 多项。这个中心通过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搭建起了产品检测、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了东营石油装备企业和产品的转型升级。 同时,东营区积极推动总投资50亿元的东营胜利石油科技创新园和概算投资4.5亿元的东营胜利石油科技馆项目建设,石油科技创新园一期工程可承载中小微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石油科技研发企业、石油服务相关企业200多家,东营胜利石油科技馆是东营区打造石油装备产业国际贸易平台的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石油装备展览、展示、科技、交易于一体的石油装备产业发展核心功能区。
为促进企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东营区全力办好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目前已连续举办八届,累计参展企业2898家,签订各类合同 810个,合同金额675.4亿美元,成为国内和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对外交流合作大平台。一系列平台的搭建,促进了东营区石油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目前辖区拥有规模以上石油装备企业62家,企业总资产25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350多亿元,产品发展到37个系列1500多个品种,形成了集研发、制造、贸易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东营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和专用配件集散地。
另外,东营区把高新技术研发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引导企业创造品牌,用品质助推品牌升级,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扩大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拥有量,实现由制造产品向创造品牌的跨越。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形式,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研发机构,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近三年来,东营区承担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100多项,争取无偿资金9000多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增长,2015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总数已达到3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 445.45亿元。通过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有效促进了东营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东营区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7-19)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宝坻加大科技供给力度 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跃升
下一篇:成都分院组织装备制造专家组赴德阳对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