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发力布局机器人产业 —— 文章正文2016-10-12
10月11日,中信重工(601608)在北京召开投资者交流会。作为世界最大矿业装备和水泥装备制造商,中国最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的中信重工,2015年底借力资本市场,购买国内知名的自动化装备与特种机器人(300024)装备制造企业唐山开诚80%股权,开始大力发展基于特殊工况和高危环境下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如今,特种机器人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公司预计今年年内签订特种机器人销售合同1500台,包括消防灭火机器人、防爆消防灭火机器人、防爆消防侦测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如今公 司已实现特种机器人产业化,成为当前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中信重工董事长俞章法表示,2015年12月,中信重工收购具有八年特种机器人研制经验的唐山开诚,创立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进军特种机器人产 业。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厂”项目已获国家立项,“中信重工特种消防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被列为河南省2016年重大科技专项。企业 先后研制了履带式机器人平台、巡检机器人平台、水下机器人平台等五大机器人平台,共19种机器人产品,取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和外观专 利、4项软件著作权。广泛应用于消防、市政排水管网巡查、高电压等级变电站、井工非煤矿山、井工煤矿等多种高危和特殊环境。其中,灾区侦测机器人是唯一获得国家安标证和防爆证的井下侦测救援机器人。基于应急救援需要的消防侦测及灭火机器人在全国范围内消防部队和危化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市场订货出现大幅增长。
据介绍,2015、2016年,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两项国家政策,将机器人作为发展职能装备制造的核心。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复合增速为9.2%,期间服务机器人销售额的复合增速为13.5%。随着专业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扩展,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超过工业机器人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主导力量。
“机器人产业是具有高成长性的朝阳产业,发展特种机器人产业是中信重工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俞章法称,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各个制造业大国谋求产业制高点和话语权的激战中,机器人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我们感叹国内机器人产业井喷式发展所造成 的红海厮杀时,中信重工另辟蹊径,致力于高危环境下的特种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今年上半年,公司机器人订单已超过1000台,菲律宾、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企业与中信重工签订了购销合同。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已难以满足订单需求。” 俞章法称,一带一路64 个国家市场潜力巨大,如今公司产品已覆盖三分之二以上国家和地区,今年超过50%的订单都来源于海外。为适应市场爆发性增长需求,结合公司机器人产业发展 规划,中信重工持续在徐州、东营等地布局特种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实现产品、产业“双落地”。今年9月8日,中信重工在洛阳本部投资建设的集研发、试验和生 产为一体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具备年产1200台特种机器人的生产能力。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机器人产业布局,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机器人产 品打造特种机器人领域的中信重工品牌,形成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公司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通过创新链与产业 链、资金链融合,平台与创客成果共享,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将为公司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俞章法表示,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七家企业之一,中信重工将特种机器人列为“十三五” 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以“双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创客空间模式,与业内先进的机器人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展合作成立机器人研究院,致 力于包括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以及康复医疗服务机器人等在内的机器人产业设计研发和市场推广,特种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的巨大的发展空间。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10-12)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中机联:机械行业财务指标好转 收入和利润将双增长
下一篇:出无人驾驶安全挖掘机“尊掘者” ――湖南大学研究生范石钟与三一重工集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