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聚焦:扒一扒钢铁煤炭各行业的生存现状 —— 文章正文2015-10-29
三季度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专刊10月29日发布,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涵盖了工业领域的重点产业,包括装备制造、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家电等。
景气监测结果表明,今年三季度,工业内部行业分化走势更加明显。“两高”及产能过剩行业生产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消费、环保等相关的行业发展欣欣向荣。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工业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发展质量有所提升,新的增长动能正在逐渐累积。
联盟聚焦:扒一扒钢铁煤炭各行业的生存现状
装备制造业:整体运行平稳回升基础增强
三季度中经装备制造业景气指数为93.8,比上季度微降0.2点,运行态势继续小幅放缓。中经装备制造业预警指数为63.3,与上季度持平。
三季度,装备制造业整体运行仍延续稳中趋缓的态势。其中最大亮点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在连续6个季度增速放缓后出现回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与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相关的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回顾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运行情况,企稳回升的基础条件在不断增强。行业通过创新强化基础、消化过剩,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结构调整效果逐步显现。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推进,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进一步向好依然可期。
煤炭业:供需矛盾未变持续微利运行
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4.5,比上季度下降0.4点。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为59.3,与上季度持平,继续在过冷的“蓝灯区”运行。
三季度,煤炭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跌15.6%,跌幅比上季度扩大1.5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季度呈跌幅扩大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4%,降幅较大,但比上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利润同比下降60.2%,连续14个季度呈现同比下降趋势,煤炭产业销售利润率为1.3%。
今年以来,煤炭产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这一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煤炭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另一方面,煤炭产业在“黄金十年”产能快速扩张,产能的集中释放加剧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当务之急,煤炭产业要抓住煤价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稳住煤价。
石油业:国际油价拖累效益指标下滑
三季度中经石油产业景气指数为95.9,比上季度下降0.3点。中经石油产业预警指数为63.3,与上季度持平,处于“浅蓝灯区”底部。
三季度,石油产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跌27.5%,涨幅比上季度扩大4.9个百分点;石油产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0.2%,销售利润率为4.0%,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低于全部工业销售利润率。
前三季度,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挫,我国石油企业盈利能力低,产业发展方式粗放的弊端正逐渐暴露,石油产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普遍下降。总的来看,石油产业必须积极推进相关石油企业的改革,破除体制和机制障碍,使我国石油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同时,我国石油产业要积极增强在国际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努力拓宽国际原油的供给渠道,并借原油价格低位震荡的机会加快产能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
电力产业:供需宽松延续利润增速回升
三季度中经电力产业景气指数为97.6,与上季度基本持平。中经电力产业预警指数为66.7,与上季度持平,连续7个季度运行于偏冷的“浅蓝灯区”。
受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三季度电力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上季度回升4.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9.7%,比上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自去年以来,我国用电消费增速放缓,电力供需从过去总体平衡进入总体宽松格局,今年电力供需形势总体上更为宽松,部分地区出现供应能力过剩。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用电需求已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速甚至中低速增长,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供应能力过剩的态势仍将持续。
钢铁业:整体濒临亏损调整更为迫切
三季度中经钢铁产业景气指数为94.9,较上季度下降0.9点。中经钢铁产业预警指数为57.7,较上季度下降5.6点,由偏冷的“浅蓝灯区”进入到过冷的“蓝灯区”运行。
三季度,钢铁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跌18.8%,跌幅较上季度扩大3.1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7.5%,全行业濒临亏损;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05%,既是工业最低,也为行业历史最低点。钢铁行业亏损面为23.0%,比全部工业高7.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钢铁业景气延续弱势运行态势。市场持续呈现供大于求局面,钢铁业价格下跌、产销下滑、库存高企、效益恶化的状况日益突出,企业生产经营难度继续加大。受诸多制约性因素影响,四季度钢铁业的运行状况仍不乐观。面对严峻形势,钢铁业必须坚定信心、加速调整,坚决打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攻坚战,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本文转载自《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0-29)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创新思维是破解产能过剩问题的利器
下一篇:苏子孟:工程机械行业或将直接影响钢铁行业行情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