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迈向“智造”,长沙工程机械大升级 —— 文章正文2015-11-18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AMV公司在长沙举行“数字化凿岩台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这一合作,标志着铁建重工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携手有行业“小巨人”之称的全球著名工程设备企业AMV,通过对集团优势业务进行系统规划,实现工业装备“互联网+”,打造智能化凿岩台车,高起点跨入全球凿岩设备产业,在制造领域开辟新篇章。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出,“智能制造”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长沙作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如何在新常态下发挥新优势,抢占制高点?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向“智造”发展,长沙开始了全新行动。8月28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随“湘江北去”大型报道组走进中国铁建、华曙科技等一大批工业企业,探寻长沙“智造”行动轨迹。
“制造”迈向“智造” 长沙工程机械大升级
“制造”迈向“智造” 长沙工程机械大升级
铁建重工 多项“智造”产品填补世界空白
8月28日早上7点,杨杰来到长沙地铁1号线湘雅路站的地面监控室,每天他基本都和显示屏幕打交道,地下施工现场的视频、信号、数据与参数在显示系统里都一目了然。这套智能化的信息监控系统,是铁建重工为长沙地铁量身打造的,铁建重工力图将智能制造理念贯穿于研发、设计、销售以及后期服务的各个环节。
在铁建重工工厂内,记者被一台足足两层楼高的“大家伙”所震撼。现场解说员介绍,这是全球首台煤矿斜井专用TBM掘进机,日可遁地逾30米,可向地下掘进680米,相当于在地下钻出一座230层楼高的大通道。“用这种掘进机,建一个矿井只需3台,可代替300名人工,效率还能提高4倍。”解说员说,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开拓了盾构在煤矿领域的应用,填补了世界空白。
在长沙地铁盾构机的招标中,铁建重工以每台盾构机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约500万元的价格,击败包括国际知名厂商在内的10来家竞争对手。铁建重工负责人透露,铁建重工成立之初,原本想走合资之路,但当他们发现国外公司根本不想在核心技术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时,便果断决定进行自主研发。
目前,铁建重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盾构产品,近3年占据国内国产盾构“半壁江山”,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道岔、弹条扣件生产线,特种工程机械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甚至世界空白。
工程机械 三一、中联等本土巨头纷纷转型
面对传统工程机械负增长和下滑的局面,长沙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纷纷踏上转型之路。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领先企业,三一重工将海工产品、风电设备、住宅工业化作为其重点开拓项目。自2012年开始,三一重工改变过去售卖混凝土设备的产业模式,宣布进军住宅工业化产业,力图为建筑业提供成套设备解决方案。
通过在工厂车间实现零部件制造和预先搭建,促使装配化施工的发展,减少施工的现场作业,促进建筑业向高效低能耗迈进。三一重工住宅工业化一经推出,就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在非洲、委内瑞拉,三一重工和当地政府合作开发住宅产品,省内邵阳等地,三一重工的工业化住宅项目也在酝酿之中。
与此同时,三一重工还将触角伸向了海工产品和风电设备。
中联重科则向环境产业、农业机械、消防机械等新兴产业板块转型发力,将工业机械赋予更多人文科技理念。据中联重科发布的201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在上半年收入组成中,公司的两大新兴板块农业机械、环境产业营收同比增长,且占比达35%,已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而华曙高科则将目光投向3D打印产业,主攻增材制造主流技术,成为全球首家独立构成完整产业链的工业级增材制造领航企业。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1-18)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杭州昱透叉车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原创奖
下一篇:大连机床发展模式新思路:用数字化重塑传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