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地下铀矿资源正在被唤醒 —— 文章正文2015-11-25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近日透露,在准噶尔盆地优选的找矿靶区内已累计完成40个验证钻孔,初步提交铀矿孔7个,铀矿化孔25个,钻孔见矿率达80%,发现多处铀工业矿体,填补了准噶尔盆地铀矿找矿的空白。
该成果来自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开展的《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和国家“973”计划《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项目。天津地调中心将准噶尔盆地作为铀矿找矿的重点工作区之一,通过生产和科研的充分结合,揭开了准噶尔盆地铀矿资源的面纱,改写了该地区以往工作从未发现铀矿工业矿体的历史。
理论创新
调整勘查选区方向
今年4月,由天津地调中心牵头申报的《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项目获得国家“973”计划立项批准。
在该项目申报时,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就瞄准整个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认为其是赋存在欧亚成矿带之中的一部分,是中新生代历史时期、特定地球环境下形成的资源,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因此将“中国北方巨型砂岩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作为研究题目,以期揭示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形成机理,建立符合中国北方陆相盆地特点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新理论,评价中国北方砂岩型铀矿资源潜力,力争推动我国铀矿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地调中心主任金若时的指导下,项目组创新性地提出“大盆地、大砂体、大规模成矿作用成大矿”的基本观点和思路,打破了中国砂岩型铀矿工作部署重点放在伊犁盆地、吐哈盆地、二连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等一些狭长盆地或局部区域的做法,将工作重点转向以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和松辽盆地等中国北方巨型、大型盆地开展勘查工作,并迅速在准噶尔盆地发现了多处工业矿体,填补了准噶尔盆地铀矿找矿的空白。
工作中,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创新建立的沉积环境垂直层序模式,奠定了中国北方成铀古环境演化认识的理论基础,为找矿选区及制定勘查方案指明了方向。
方法创新
开辟铀矿选区新途径
天津地调中心充分运用前人在盆地内开展煤田、油田以及其他矿产勘查工作的勘查资料,编写了《我国主要盆地煤铀等多矿种综合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工作技术要求》,建立了综合利用煤田、油田资料进行二次开发的新方法体系。
在这一方法体系指导下,项目组对以往大量勘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迅速确定勘查选区,组织钻孔验证。按照这一思路,天津地调中心在准噶尔盆地统一规划部署了一批找矿项目。目前,准噶尔盆地在优选的找矿靶区内已累计完成40个验证钻孔,完成1∶5万伽马总量测量面积70平方千米,初步提交铀矿孔7个,铀矿化孔25个,钻孔见矿率为80%。
同时,天津地调中心运用煤田、油田资料二次开发的创新方法,以盆地为单元,对整个盆地进行评价,分析其沉积环境;以矿集区为单元,讨论成矿作用,促使准噶尔盆地在东缘、西北缘、南缘全面突破。特别是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自2013年首次发现工业矿体以来,截至目前累计新发现工业孔5个、矿化孔8个,矿化呈片分布,矿体水平投影面积近9平方千米,且矿体周边分布大量的潜在铀矿孔和潜在铀矿化孔,经初步估算此区有望成为大型矿床。
工作模式创新
盘活海量勘查资料
在铀矿调查研究过程中,天津地调中心在创新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打破行业壁垒,统筹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煤田、地勘、核工业、石油等各行业、各单位的人才、资料优势,推进调查工作实现快速突破。
自2013年开始,天津地调中心先后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新疆煤田地质局156煤田地质勘探队、161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开展合作,累计排查煤田钻孔2000余个,筛选潜在铀矿孔190个、潜在铀矿化孔220个。此外,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与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积极合作,瞄准盆地中心空白区,进行油田资料二次开发,寻找新的勘查靶区。
对煤田资料的二次开发,盘活了大量沉睡多年的勘查资料,使其重新为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和满足能源资源需求贡献力量,为国家节省了大量铀矿前期找矿投资的同时,大大缩短了铀矿勘查周期。
2014年在全国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部署研讨会上,《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工程》启动,下设135个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指出,开展铀矿调查评价工作,要按照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地质科技进步为引领和支撑,以重大科研专项为依托,充分发挥地质科技进步的作用,提升调查研究能力,促进调查研究一体化。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彭以祺指出,铀矿调查工程瞄准了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技创新,符合科技改革的方向。科技部将加大对此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工程项目做成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典型示范项目。
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将铀矿勘查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中,组织协调石油、核工业、煤田、地矿等部门,盘活各方资料的同时,积极调整矿业权政策,为铀矿勘查工作提供良好环境。科技部正在制定基础创新政策,重点加大对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技创新的项目的支持力度。天津地调中心将继续以科研创新和调查为工作重点,深化准噶尔盆地的找矿工作,并加速组织开展其他大型盆地内铀矿找矿工作。
“我国铀矿资源潜力很大,我们这个团队一定能为我国资源结构调整和能源资源保障做出较大的贡献。”金若时自信地说。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1-25)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报告预计:今年有色行业增加值将增长9%
下一篇:内蒙古地矿局“十二五”找矿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