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或成为低矿价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之道 —— 文章正文2015-12-04
如果要概括铁矿石在2014年的表现,“断崖式下跌”、“拦腰斩”等是最恰当的了。一度“疯狂的石头”从高处滚落,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海外矿山新产能不断释放,Mysteel进口矿价格指数显示,澳洲粉矿(CFR,62%)从年初135美元/干吨的价格一路下跌,今年4月跌破了50美元/干吨大关,虽然近期价格温和反弹,但难改长期弱势。矿业巨头挤压式战略不仅使得国外高成本矿山停产、减产消息不绝于耳,国内大部分矿山尤其是中小型矿山也成了这一“狼性”战略下的牺牲品,拥有自有矿山的钢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甚至成为经营发展的负担。为了避免成为下一个低矿价下的牺牲品,国内企业应该有所作为。笔者希望通过对日本铁矿石资源战略模式的分析研究,旨在为国内企业应对当前形势提供些许启示与借鉴。 一、铁矿石熊周期下多数矿山处于亏损状态 (一)低位运行或成为铁矿石的“新常态” 根据经济学原理,影响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即商品本身的价值以及供求关系。作为资源性商品,铁矿石的价格波动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在近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铁矿石的供需关系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从近期陆续公布的四大矿山季报来看,铁矿石供给依然宽松。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FMG一季度的产量分别为7467万吨、7452万吨、5898万吨和35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5%、4.9%、19.7%和19.9%,四大矿山一季度总产量为2.44亿吨,较去年同比增长12.6%。另一方面,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明显放缓。如图1所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生铁产量为17894.5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0.38%,意味着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增速放缓显著。因此,不难得出,在基本面未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铁矿石低位运行或成为新的常态。 (二)国内铁矿石开工率维持低位 由于贫矿资源占据了我国铁矿石资源的绝大多数(约98%),因此我国绝大部分开采出来的铁矿石必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这一过程大大推高了国产矿的成本。可以发现,进口矿价格在跌至100美元/吨附近后,国内矿山开工率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2015年4月24日,Mysteel调查的全国70座非钢厂附属矿山产能利用率为46.4%,全国266座矿山(含钢厂附属矿山)的产能利用率为59.9%,虽然由于矿价短期反弹有所提高,但依然处于低位。 二、日本铁矿石资源战略模式介绍 (一)日本铁矿石资源概况 日本是典型的资源贫乏国家,铁矿石、煤炭、石油等资源基本全部依赖进口,对铁矿石的依存度为100%。如图3所示,2003年以前,日本铁矿石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到2003年被中国超越(2003年日本进口1.32亿吨,中国进口1.48亿吨),到2013年日本进口1.36亿吨,中国进口8.20亿吨;201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增加至9.33.亿吨,同比增长14%,铁矿石对外依存已经超过78.5%。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同为铁矿石进口大国,日本为了确保铁矿石资源安全和稳定供应,早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开始谋划铁矿石资源战略,并占据了有利位置。如今它的资源优先投资战略为当今的日本公司盈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值得我国借签。 (二)日本铁矿石资源战略模式特点 1、对不同的铁矿石供应商实行差别化投资策略 日本企业参与海外铁矿石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勘查矿、股本矿和购买矿。其对于海外铁矿石的投资,首先指向矿产丰富的澳大利亚与巴西地区,在稳定这两大矿区后,积极拓展其他地区,如南非、利比里亚、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日本将在澳大利亚和巴西的成功模式复制到这些国家。对于澳大利亚、巴西等成熟的铁矿石供应国,日本采取购买矿和股本矿为主;对于南非、利比里亚等新兴的且进入门槛低的铁矿石供应国,日本多倾向于勘查矿;对于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进入门槛高的铁矿石供应国,日本则以购买矿为主,股本矿为辅。 2、完善的铁矿石储备制度 国际上对于铁矿石的储备主要有两种模式,矿产品战略储备和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由于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因此采取的是矿产品战略储备模式。“吃一堑长一智”,经历过石油危机的日本国民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对于重要物资都实施储备制度,铁矿石作为全球第二的大宗商品,自然也成为其储备的重点。 日本对铁矿石实施战略储备,主要以官民并举、政府和民间企业共同承担。具体来说,日本政府与企业在海外资源投资方面,是相互合作、相辅相成的关系,日本政府扮演着统筹规划的角色。日本铁矿石储备量可满足60天消耗,如果采取特殊经济政策,则可以满足长达150天的消耗。这样,一旦市场价格发生较大幅度的动荡,价格上涨过大,政府就会动用储备平抑物价;或是相隔一定的时间,通过市场进行调整,出售先前的,再购进新的。 3、海外矿产资源无缝的支援制度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海外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他们认为矿石资源安全稳定供给,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鼓励企业海外开发铁矿石资源的积极性,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了《资源保障指南》,规定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要按照该指南要求,共同保障和推进资源综合保障战略,对日本企业海外铁矿石资源开发进行支援。该支援制度由日本经济产业省和财务省主导,日本经济产业省下面的四个厅——包括资源能源厅、贸易经济合作局、制造产业局和产业技术环境局具体参与。 政府部门与具体实施部门相互分工配合,涵盖早期草根勘探、详细地质调查、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加工、矿渣回收处理,人员培训等整个项目周期,对海外铁矿石资源开发实行无缝隙支援。 4、政府提供资金、法律、税收、担保等配套支持 日本海外资源投资主体分为由国家财政负担的国家层面矿产资源储备和由企业自行负担的民间层面的铁矿石资源储备。对于企业,政府会给与银行担保,提供优惠贷款,并且由国家贴息。此外,在民间企业进入开采阶段前,日本政府主导的政策金融机构率先启动前期融资,主导民间金融机构结成“贷款银团”实施融资,分散民间企业投资和融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 除资金支持外,日本政府对于海外资源投资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税收、担保等配套措施。法律方面,涉及铁矿石运作周期的法律有《产业法》、《环境法》和《矿业法》及政府法令和地方条例等;税收方面,建立了海外探矿备用金制度、海外矿产勘查费用特别扣减制度等税收优惠;担保方面,日本政府作为资源投资的统筹规划机构,为民间企业提供政治风险担保。 « 1 2 »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04)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矿业整合料提速 矿产行业整合开始加速
下一篇:神南中能煤田公司“四大事业”破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