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煤与非煤:山西科技链条舞出黑与绿的协奏 —— 文章正文2015-12-04

   ■释放空间谋变革

  小编小语

 不是第一次听到山西转型,“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是对这个煤炭巨人的“转”的精准概括,这样的“转”却也脚步沉重——有来自挑起经济大梁的责任重,2014年我国煤炭站一次能源消费为64.2%;有来自对资源依赖度的重,传统产业的粗放简单形成了对创新的本能排斥;也有色彩似浓墨的重,环境污染的常年积累让绿色的回归需要时日。

 带着这“三重”,山西科技试图小切口入手理出一条线索,围绕7个重点煤基产业编制创新链,在链条上选出76个重大专项式的可能“开花点”,动员社会力量“培育”。随后跟进的还有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

 “动起来了”是小编走访山西时最深的感受,官员张口就能讲煤化工的原理,企业的难题提上了官员案头,解题的头脑风暴源自政产学研用,可以预想到,一个调动顺畅的系统,更易代谢“旧患”,增补“新生”。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海滨)山西省科技工作会议日前召开,山西省科技厅厅长张金旺在所作的科技工作报告中表示,做好煤炭和非煤产业两篇大文章,实施重点科技攻关是未来一年工作重点。“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六型转变”是山西省做好煤炭产业的具体路径,“煤炭产业链条的延伸,加上非煤产业的七大新兴产业,将为山西提供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张金旺说,这些就是布局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领域。

 据介绍,2015年山西科技工作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大煤基低碳重大专项的实施力度。以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发展为方向,编制煤基产业创新链2015版。落实煤基低碳科技创新攻关计划,努力在煤炭开采方式、煤炭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发展、煤矿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煤炭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启动并运行山西省与国家基金委联合设立的“煤基低碳联合基金”。组织专家围绕山西煤基低碳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平台作用,吸引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力量,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瓶颈,促进山西煤炭产业发展。三是布局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科技重点项目。瞄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优势关键基础件等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完成产业技术创新链编制,精心凝炼项目,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例如,大规模低能耗储能技术与机理研究,大规模实用化人工光合作用为路径的碳转化利用技术与机理研究,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插电式气(油)电混合动力客车AMT自动变速器的开发”等。四是加强科研项目示范工程建设和监督力度。力争使示范工程成为引领科技、引领发展、廉洁规范的标志性项目。

 据了解,2014年山西首次设计和编制了重点产业创新链,为作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奠定了科学基础。首先针对煤炭产业的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选择煤层气、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机装备、新材料和富碳农业等7个重点煤基产业,编制了煤基低碳产业创新链。在这个产业创新链中凝炼出327个重大项目,按照重要性、紧迫性、创新性、成熟性及贡献度等“四性一度”原则,遴选出首批76个煤基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在此基础上,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布局的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又启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的设计和编制工作。

 这一做法促进了产学研联盟紧密结合。以省内企业牵头,产学研合作单位达到296家(次)。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吸引清华大学、中科院、华能等21家省外企业、39家省外大学、10家省外科研院所参与煤基项目攻关。实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年实施期内政府引导资金投入达到15亿元,平均每年5亿元。2014年总计投入3.6亿元,撬动引导社会资金52.8亿元。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04)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煤企“降价效应”仍发酵 煤价跌幅加大
下一篇:“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望4月中旬发布 制造强国战略助推大国崛起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