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以“超常态”,应对“新常态” —— 文章正文2015-12-04

以“超常态”,应对“新常态”——访全国人大代表本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晓芳


2014年的中国钢铁,度过了一个只有冬天的一年,而2015年钢铁行业盼望的春天,依然还在路上。可以说,中国钢铁业将继续面对属于自己的“三低一高”发展轨迹,低需求增长、低钢材价格、钢企低效益和行业高压力,这一“新常态”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将伴随着钢铁业。
    记者在采访本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晓芳时,她如是说:应对“三低一高”的“新常态”,我们不仅要有“新状态”,更要以超常态的工作状态,去迎接“新常态”的挑战。
    以“超常态”,应对“新常态”
    怎样理解“超常态”,张晓芳董事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度过这个钢铁业必须经历的、艰难的‘新常态’,中国钢铁业要做的功课很多。但只要我们有善啃‘硬骨头’的决心和气魄,有系统超前谋划和应对的方法和配套的举措,有一股攻坚克难的韧劲,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气神,就必然会走出钢铁业的冬天。”
    当然,这超常态更重要的是付之行动上。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春节,本钢集团的领导班子从正月初二开始,就没有休息,走访慰问一线干部职工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与各子公司、各基层厂矿的领导一起座谈,听想法,想对策,共同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节日不松劲,时刻绷紧弦,直面困难与挑战,超前谋划节后应对市场的办法和措施,这劲头不得不让人服气。
    张晓芳董事长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凝聚在本钢的创新发展上,把干劲凝聚到迎接市场挑战上,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必须面对的挑战一项项去落实,把出现的问题一个个去解决,以全员拧成一股绳子的干劲,去实现“发展提速、产品提质、工作提效”。
    尤其是钢铁主业和多元板块等重点领域和销售、研发、生产、质量等关键环节,更要做到未雨绸缪,超前谋划,要抓住质量和效益这个“牛鼻子”, 精准发力;我们不仅要把眼睛盯住市场,把功夫下在现场,更要抓住钢铁寒冬“强身健体”的机会,苦练内功,练好“冬泳”的真本领,以应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要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尤其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钢铁市场徘徊在寒冬里,没有冲刺的劲头是不行的,没有超常态的工作干劲是不行的。爱拚才会赢,我们要用敢拚、善拚的劲头,为我们自己拚出一个春天来。
    要研究“活法”,更要研究“干法” 
    张晓芳董事长说:从目前情况看,钢铁产业发展不是熬过了“寒冬”,就能迎来“春天”,而是必须要面对经济结构转型期的“阵痛”,寻求产业优化升级上台阶的突破。对每个钢铁企业来说,不仅要研究在这个冬天里如何活下来,更要研究如何才能活得好。
    如何研究活法?张晓芳说,就是“整、借、学、变”四个字。
    整:就是要整合资源。加快内外资源整合,一是企业将内部产业优势集中,使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优势资源的集中发力;外部资源整合,则与上下游产业链联合,整合市场资源,构建“战略合作供应链”,使终端用户需求得到个性化满足。借:就是学会借力,造船过河不如借船过河。在国家大力推动国企改革之机,钢铁企业要借机而动,抢抓机遇拉长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等。变:面对新形势,必须加快企业自身的创新和内部管理的变革,通过企业改革创新形成倒逼机制,以改革激活、强化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学:我们不仅要向比自己优秀的钢铁企业学,更要善于学习钢铁以外的优秀企业学习,学习这些企业的创新力,进而提高我们钢铁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
    张晓芳说,我们研究“活法”,更重要的是把创新的思路,落实到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里去,要有切实可行的“干法”, 通过做强做精钢铁主业,调整优化企业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企业创新转型,来打造我们的钢铁升级版。
    她认为,在新常态的影响下,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必然要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格局里,去重新定位自身发展的模式,加速企业内部格局的优化和专业化划分,企业内部的分工与优化,做得更到位,更有利于适应市场的新常态。从管理创新上,本钢集团将通过加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在生产经营等各项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实施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在产品竞争优势上,本钢将进一步强化技术研发,加强全过程质量和成本控制,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我们将从根本上,提高我们钢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张晓芳如是说。
    要积极“向前看”,又要理性“回头看”
    新常态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创新发展当成常态,把转型升级当成常态。尽管钢铁业目前停留在冬天里,在艰难中跋涉,但我们向前看,依然是曙光在前。
    张晓芳说,新常态是挑战也是机遇,2015年钢铁行业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
    张晓芳认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决策,钢铁业必须要抓住国家重大战略中的机遇,助力企业加快走出寒冬。在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严重的背景之下,随着“一带一路”大规模投资、产业链长必将拉动多个行业的用钢需求,同时又能很好地刺激钢铁上下游产业链进而利好整个钢铁行业。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将大有可为,本钢也要抓住这个重要机遇。
    张晓芳认为,2015年我们的钢铁行业要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多做加法,在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上多做减法,控产量、降成本、减排放。
    她说,在“向前看”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回头看”。“向前看”,是要看到目标和希望;而“回头看”重要的是要梳理得与失,总结经验与不足,尽快弥补“短板”。
    对钢铁业而言,在经历近30多年的快速增长,既积累了规模总量,也积累了资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形成“三低一高”的钢铁新常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走出钢铁寒冬,也非一日之功。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近10年来钢铁业形成的一些片面追求产量、片面追求降低成本的习惯理念和管理机制,我们面临的提升质量和相应的结构问题依然很突出。我们企业要努力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解决好产业结构,品种结构、质量结构,包括组织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改革创新,改进和完善新的管理机制,加速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张晓芳认真地思考后说。
    “从这个意义上讲,“回头看”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只有“回头看”,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不足,尽快补齐“短板”,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准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张晓芳很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04)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工信部将研究调整国内铁矿山税费政策
下一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接受中央媒体记者集体采访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