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想全球化?不妨借鉴一下广西柳工(下) —— 文章正文2015-12-04

  国际营销的路径和体会
    “以柳工现在的全球布局来判断,要把全球的市场全部覆盖到,还要继续奋斗十年。
    第一个,深入了解国际市场。2001年,当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咨询供应商到柳工拜访,要将他的报告卖给柳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时,我作为总裁已经两年,将报告拿来一看,我想了解的,以及我还没有想到的、需要了解的,报告上面统统都有。柳工所有产品线的全球市场分布,所有区域和国家的,比如说德国,德国有多少个品种,多少个品牌,一清二楚。这个报告一年要花费几十万,可能那时候很多企业不愿意花这几十万,但是这几十万元可以缩短你几十年、几百人的工作,而且有些工作是你自己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从2001年开始直到现在,柳工都是这个公司的忠诚的顾客。很少有企业像我们柳工这样长期地跟他合作。
想全球化?不妨借鉴一下广西柳工(上)  于是,我们很容易就把全球市场竞争对手,以及他们产品的分布情况搞得很清楚。
  然后,我们就制定国际代理商的基本准入门槛。2003~2005年间,柳工开发市场是无序的,只要有人到柳工来,我们都欢迎,陪他喝酒。后面我们感觉不对,然后我们就开始定标准。他们的价值观、做生意的标准,是不是跟我柳工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吻合?柳工有些市场推迟开发,有些市场反复开发,就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我们也要看代理商服务员工的能力,经理人员的水平,以及有无激情,这些都是我们对代理商的考核要点。如果没有激情,就不要做工程机械,工程机械需要激情,需要长久的意志力。
  更重要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开发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技术。工程机械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大家的预期,如果产品在中国适用,在东南亚适用,你到美国、欧洲肯定不适应。你必须要有强大的改进能力,快速地改进,你才能做好。
  尊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当地的文化。每到一个新的国家,我的习惯就是买本历史书,不行就到北京的各大书店去搜,你要做大点事情,你不懂这个国家的历史,你不懂国家的经济,你做不了大事。我们也要求我们所有的驻外经理人,必须要读当地的历史,了解当地经济、文化。这样生活也不会很闷、很无聊,你的人生就会比较丰富。
  国际营销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漫长的过程。以我们对柳工现在的全球布局来判断,要把全球的市场全部覆盖到,还要继续奋斗十年。
  海外制造:我们为什么要在印度建工厂
    
“我们要有战略忍耐度。你有多少耐心,你就有多少成功的机会。
  再谈柳工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做海外制造的阶段,制造是市场营销的必然结果。 
  那我先谈工程机械行业的价值链。每一个产业,它的价值链都不一样。工程机械的价值链其实从了解客户的需求开始。从产品研发、采购、制造、市场营销、服务、配件,在中国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在全球,绝大多数比中国落后的地方,它要求的部分就是融资租赁、再制造,包括金融。后面这些东西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融资租赁于2004年开始在中国起步,我们柳工2008年在北京建立了一个融资公司,直到现在也是行业里最好的。 
  它的挑战之处在于,柳工的国际营销、国际制造要走出去,金融租赁也要国际化。因为我们的海外客户也需要金融租赁。所以,中国的金融业如果不能国际化,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做国际营销的,还是国际制造的,都很难实现国际化。为什么?因为它们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 
  这几年我们在全球找了很多合作伙伴,像GECapital。但是这个合作没有自己找上门来的好。
  如果要搞制造业,这条完整的产品价值链必须要建立起来,才可能成功,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印度搞制造的原因。 
  为什么要建印度这个工厂?2002年,印度一个铁矿公司老板,突然跑到柳工来,买了20台柳工5吨的装载机,斗轮3立方,一斗可以装5吨铁矿石的。我当时感到他是个骗子,后来就派人去看,他确实是搞铁矿的。我们的机器在印度当时的作业温度,夏天是在55度到60度,我们中国的温度是偏低的,所以液压油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我们运的油,到那都不行,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这个企业就变成了我们的代理商,在印度开发市场。 
  过去十年,印度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以5%~6%的速度增长。到了2007年,柳工在印度已经变成5吨装载机行业的绝对领导者,市场份额大概占到60%~70%。 
  2006年,中国的最高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印度,商务部选了10个CEO随行,我有幸被选上。2007年一整年,我跑了4趟印度,为工厂选址,最后在2008年选定叫印敦(音)的地方,它在印度的中部,是一个机械制造的城市,往北走到新德里,往西走到孟买,大概都是六七百公里。 
  当时我们选它,是因为一条到孟买的高速公路要经过这个城市,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当然现在已经修通了。 
  建这个工厂的时候,我派什么人过去?要知道,2003年,柳工搞国际化的时候,只有5个人会讲英文,包括我本人在内。为了要培养一批人才,在2005年、2006年,柳工每年都派两个人到英国留学,读MBA,有学人力资源的,有学财务的,有学营销的,有搞制造的。 
  后来我们董事会批了要在印度建工厂,那些懂英语、但是没搞过制造的,不敢挑头,最后只好把正在英想全球化?不妨借鉴一下广西柳工(上)国培训的那个懂制造的同事叫回来。我一个电话打过去,对他说:“你不要学了,英国的英语没有印度英语好学,你到印度去学英语。” 
  那时候,估计这个同事的词汇量也就是一两千,是半个懂英语的。他回来之后,挑了4个人,一个搞采购,一个搞工艺,一个搞生产,一个搞工厂建设。所以说,柳工的印度工厂,是由半个懂英语的人建立起来的。 
  印度这个工厂建在一个开发区。这绝对不同于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它实际上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当然地还相对比较平。供水供电呢,跟政府说,就帮你拉,不跟政府说,政府就不帮拉。 
  印度工厂开业的时候,印度政府去了3个部长,包括其中一个重型工业的部长。当他知道这个工厂从建到开业,只花了一年时间,他大吃一惊,因为在印度建一个工厂,一般要花三年时间。 
  工厂建设期间,我去看望过一次。印度有一个规定,工厂必须建在离城市60公里之外的地方。城市60公里半径之内不给建工厂。于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晚上回到住地已经9点多钟,还要做饭、吃饭、洗澡、学英语。 
  当时怎么学英语?就看印度当地的报纸,所有的人都必须学英语。如果将印度的报纸看懂了,印度英语也就学好了。于是,每个人买一本英语辞典,边看报纸边查字典。读报纸的好处在于,又可以学习英语,又可以了解当地的政治和经济。 
  到今天为止,印度的整个研发系统、制造系统、采购系统,从内部运营到市场营销,基本上完善了,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 
  今天,大部分印度的经理,关键岗位上全是当地经理人,这一点至关重要。国际化不是派一些中国人到那个地方去,而是必须要利用当地的资源。当时建印度工厂时,确实派了30多个工人去,因为印度当地工人不像中国工人是从技工学院出来的,教他们看图纸,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机器,这个过程大概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将当地工人培养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在印度建工厂?第一是印度是长期发展的大市场。印度市场的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要超过我们。我看到去年有一个排名,在制造企业里面,中国排名第一位,德国排第二位,印度是排在第五位。那么五年以后呢?他们的预测是印度是排在第二位,中国第一位。十年以后呢?印度可能就是第一位。我们做企业的不能只看一年,至少要看五到十年。 
  第二,在印度,我们没有合适的并购对象。你想在这里做,又没有并购对象,那就只有自己建工厂。 
  印度有着非常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制造成本,印度的工程师,在我看来,比中国的工程师还要强。他们英语很好,做事情比较踏实,能够去现场察看。只是有一点,印度工程师的跳槽频率很高,因为它们正处机械制造业高峰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所以工程师一旦有机会就跑。 
  如果要提一个建议,那么,在早期,我们还是建议要轻资产。如果真正要到国外去建工厂,不能搞太多的固定资产,所以柳工后面每去一个地方,也是先租厂房干。 
  第三,关注货币的供给。这个做好了,可以避免很多损失。 
  第四,关注好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和本地采购。如果你要在当地建一个工厂,不关注这三个方面,即使工厂建立起来了,最后也是注定要失败。 
  最重要的,我们要有战略忍耐度。你有多少耐心,你就有多少成功的机会。如果没有耐心,想一年、两年就挣钱,三年、五年就大成功,这在中国过去的三十年里会有,但在未来,这样的机会肯定不多。而要到印度,或者别的地方去建立机构,这种机会基本上没有。 
  海外并购:我们为什么要收购波兰工厂? 
  下面谈第三个阶段,就是海外并购。我们怎么并购,为什么要并购? 
  2010年,其实起始还可以追溯到2006年,我们第一个在波兰的代理商。在一个叫做斯塔洛瓦沃拉(音)的地方,有我们柳工的一个代理商。我第一次去那里看,因为不可以开车进去,所以就绕着这个工厂,开车转了一圈,大概花了半个小时。这个工厂鼎盛时期有四五万人。后来,其业务不断拆分,企业效益也不断下滑,我们收购了它。核心是它的工程机械零部件。 
  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来谈判。谈判中碰到两个难题:一个是工会,一个是谈判价格,以及其他一些关键条款。我不急,他们很急。在这两年时间内,尽管合同还没有签署,但是我们的策略已经做完了,也就是说,到时候我们进去,怎么去运作这个企业,我们的思路和战略思维已经很清楚。 
  2012年3月1日,我们入主了这家公司。2012年5月1日,也就是三个月之后,柳工的装载机和挖掘机就在这个地方生产出来了。我们是将自己的产品、技术拿到欧洲去制造、营销,而不是花钱买它们的技术到中国来制造,利用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再将产品返销到欧洲,这也是中国人一贯买公司的普遍战略。 
  2013年,我们又花了一点钱,将它和跟它配套的做传统部件的公司一并买下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品链,为柳工的传统部件、大型的传统部件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战略是如何考量的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谈判、收购的双方往往会变成敌人。
  首先,拓展了推土机产品线。原来,柳工只能做小型的,中小马力的。购买波兰工厂之后,一下子就可以拓展到520马力,未来还可以拓展到700多马力的市场。
  我们也进入到矿山市场。大家知道,全球的工程设备,在中小马力上面,至少有100多家企业。但是进到矿山领域可能只有10家以内,它们的技术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不仅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线,而且顺势进到全球矿山设备市场。
  其次,我们进入了欧盟这样一个相对低成本的制造工厂。欧南总体上经济不发达,劳动力成本在华沙附近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斯塔洛瓦沃拉市,这是欧南的东南部,有点跟我们广西地理位置相似,还属于不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它的劳动力成本,不超过中国的两倍,那在欧盟,就绝对是一个优势。
想全球化?不妨借鉴一下广西柳工(上)  历经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这个工厂开始亏损,这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敢买,所以柳工就进去了。购买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并没有花天价去买。
  为什么我在波兰要并购呢?我的核心理由: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北美第一,客户非常成熟,需求非常多样化,进入这样的市场,它的技术、法规非常复杂。如果要进到欧盟,那就更加复杂。
  再其次,传统制造业在欧洲,产能是普遍过剩的,而且制造成本偏高。所以它在欧洲有些国家生存不下去。但欧南的地理位置往东是乌克兰、俄罗斯,往北是北欧,往南是德国,所以算是一个地区性中心地带,成本又比较低廉。
  同时,我们收购的一个标准是,拥有成熟的产品、技术和供应链体系。包括有一定的市场网络。它在矿山市场就有比较好的资源。
  柳工在印度是建立工厂,但是在欧洲要像在印度那样的玩法,肯定就死定了。所以我们收购了波兰工厂,三个月之内就将装载机、挖掘机等产品做出来了。
  在并购里面,有几个关键点。柳工在国内做过十次以上的并购,无论是国际并购,还是国内并购,其核心原则就是跟你的战略是否相契合。战略契合需要100%吗?有75%的吻合度,才可以做。
  不吻合?别去做,做了也是注定要失败。当然,收购要能够快速获取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收购谈判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整合的要点和难点。
  在谈判中,属于自己的核心利益不能少,少了核心利益,意味着你的战略失策,战略千万不能失策。当然,对方的诉求也不会少,也要考虑到对方的利益诉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谈判、收购的双方往往会变成敌人。但是我们最终把波兰,从政府到国有相关管理部门,到市政府,到它这个企业,变成柳工的朋友。
  波兰工厂的整合挑战难度还很大。一个是文化价值观,一个是品牌的差异。这两点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比如说,同样一个产品,同样一个马力的,波兰的价格是我们中国的三倍。突然卖这么一个高价格的产品,我们柳工的人就不会卖了,网络也会出问题。所以,这些网络如何整合?整合好了,恐怕也是一个经典案例。
  当然,我们要有耐心。我们的印度工厂花了五年时间还在亏损,波兰工厂,我开始的预测是三年,现在三年过去了,依然在亏损。我认为,再花两年时间基本上可以完成整个产业的整合。
  迄今为止,我们为什么会成功?
    
“柳工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从一个小的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的,我们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世界级企业。
  这里,我还想强调一个问题:除了研发体系外,还需要有与国际接轨的运营体系。
  什么叫运营体系?COO是干什么的?除了战略以外,别的事你都要管。董事长管完战略,然后你从研发、采购、制造、营销一系列,包括人力资源、IT,你都必须要把它整合成一个高效的系统。那么中国企业,不管你在国外建工厂,还是并购企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你有没有一套高效的、跟国际接轨的运营体系。
  刚才我们谈到组织能力建设,柳工可以说我只讲一个简单的案例,光是IT,我们2006年实施SAP,我花了两年时间。跟我那个IT部部长,每天我们走路上班,从公司到家,10~15分钟,就讨论这个事情该怎么办,最后下定决心做SAP。做了四年时间,花了3亿多元。现在这个东西厉害了,整个柳工在全球所有的机构,都是在SAP架构下面运行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采购、运营、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所有运营,这是一个强大的系统。
  最重要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心中没有精神支柱,你做不成事情,一个广西的国有企业,要做成一个世界级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梦想,要真正将它做成,就需要进取心。
  柳工的愿景是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这是我在2007年提出来的,打造一个全球高价值品牌和全球领导品牌。早年我们做国际化被全球认为是低端品牌,低价值、低质量,没有服务。我们要做的是世界级企业。客户一谈起柳工,就知道柳工的产品好,应该出高价购买,这是我们将来第一个目标,争取在2020年能够实现,实现不了,再加五年,再不行,再加十年。
  柳工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全球领导品牌,这是我退休以后的事情。但是,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我相信柳工人,能够一代一代地将它实现。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2004年,当时觉得澳大利亚市场也可以进去。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每年25万澳元赞助了澳大利亚的一个橄榄球队。这个橄榄球队比柳工早50年,2008年我们50周年大庆,它100周年大庆。我们赞助它的时候,它在澳大利亚100多家橄榄球俱乐部里面排在40多位,2008年,是我们赞助它的最后一年,这个橄榄球队是澳大利亚的冠军。 
  关键人物是他们的队长。橄榄球是世界上最残酷的运动,他的身上除了脖子没有断过,其他都断过。手臂、大腿,肋骨,断过无数次。我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一共去看过两次比赛。这个队长,个子并不高,他是打前锋的,要求速度快。他通过自己的身先士卒,将一个极为落魄的小队,带到了冠军。
  我们柳工也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从一个小的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的,我们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世界级企业。  (来源:清华管理评论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04)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2014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丰硕
下一篇:总体平稳 工业运行向结构更合理方向演进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