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16家机械制造业企业和40余位专家“相亲” —— 文章正文2015-12-21
在11日至12日的兖州区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对接会上,16家机械制造业企业筛选出30余项技术难题,向来自山东大学、济宁中科先进院、中科院计算所等7家高校院所的40余位专家推介,专家根据各自专长进行认领,实现了精准对接。
刘文春是兖州一家机械配件企业的老总,苦于缺少研发团队,这次他带着4个技术难题到现场寻找专家。“我们生产拖拉机等机械外壳,做出机械模具前,需要先完成测绘图,这要有技术人才还有设备。”刘文春坦言,每次研发新产品,他都得去外地请来技术团队,一个技术团队、两个技术员加上一台设备,费用得10万元以上,技术员设计出三维效果图就离厂,后期服务跟不上。
来自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郝传海,在校期间主要研究三维建模技术,在今年全国3D大赛中带领学生团队斩获全国二等奖,在产学研对接上,双方一拍即合。
“这家企业说的设备还有人才,学校都能提供,完全可实现对接。”郝传海说,双方合作让学校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后期还可共建实训基地,让学校及时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利于学科建设。
“当天就能把技术团队请来,费用低不说,也缩短了研发周期,通过吸收人才,企业还能建起自己的研发团队。”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山东万世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与来自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专家团队有了合作意向。在朱军看来,与高校对接合作,得到的不仅是技术,更能留住人才。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兖州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先后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理工等近百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2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内蒙古种产齐增长 科技机械来助阵
下一篇:装备制造投资引领南海经济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