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广西贵港:全程机械化破解农业“用工荒” —— 文章正文2015-12-21

      韦振斌是广西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村民,种有70亩水稻的他每年纯收入有6万多元。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韦振斌指了指脚上穿的新皮鞋,笑着对记者说:“见过穿皮鞋干活儿的农民吗?多亏了这些自动化农业机械,把我们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了出来。”

  “以前一个人种70亩地是不可想象的事,如今依靠全程机械化,种植变成一个轻松的活儿。”韦振斌说,以插秧为例,以前人工每天最多插0.8亩,机械化之后一天至少能插15亩以上。

           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韦振斌加入了当地的新村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入股参与每年底的分红。新村永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伟介绍,目前合作社有社员48人,水稻种植面积近2000亩,仅水稻联合收割机就有15台。“不仅合作社的水稻是机械化收割,合作社今年还帮助收割了周边6000多亩水稻。”

  杨伟2011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杨伟说,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家乡有些良田面临无人种的尴尬,农业“用工荒”凸显。“当时我就认定机械化才是农业发展的出路。如今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村里大部分水稻种植都已实现全程机械化。”

  杨伟所说的全程机械化,贯穿了水稻种植的育秧、耙耕、病虫害防治、机械收割和烘干等所有环节。“每个环节农业部门都有补贴,水稻以两季来算,每亩地除去补贴后机械化成本在400元左右,农民每亩地的收入能达到800元。”杨伟说,“别看每亩地收入和以前差不多,机械化后人力成本大幅缩减,比起以前种地可是轻松多了,一个人种上百亩也不是问题。”

  石龙镇所在的广西贵港市,地处浔郁平原,素有“广西粮仓”的美誉,2014年贵港粮食总产量近160万吨。贵港市农业局总农艺师万玉新说,贵港正在开展大规模水田“以小并大”土地流转,土地成片规模化,有利于全程机械化的推广,能够有效应对农业“用工荒”。

  在石龙镇村民用收割机收割水稻的同时,贵港市三禾米业有限公司工厂内的烘干机正在运行。“这几天都是雨天,稻谷收割后不及时烘干,很容易发芽霉变。”公司总经理谭水才说,如今工厂两条生产线,能够同时烘干240吨稻谷,烘干的整个过程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

  谭水才介绍,公司还计划投资建设稻谷自动冷藏系统,延伸全程机械化链条。冷藏系统能将粮仓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稻谷在这个温度下存储能够最大限度保持稻米的鲜味。

  “烘干设备不足、农民统一育秧意识差成为目前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万玉新介绍,贵港市下一步将鼓励更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新建烘干设备,同时加大统一育秧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也将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覆盖面。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2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全国机械职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技能大赛开赛
下一篇:1-10月德阳市机械行业增速有所回落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