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珠西策源地江门再出发 “高、大、中、小”四位一体 —— 文章正文2015-12-21

       谋篇势谋

  策源地

  燃点“珠西战略”星火

  早在2010年,中车(原南车)江门基地落户江门新会。这不仅仅是一个重大项目,背后更是一条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链。围绕着中车江门基地,江门创造性地规划、打造了占地6600亩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

  2013年1月10日,履职广东省委书记不到一个月,胡春华就前往中车江门基地、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视察。胡春华在视察中指出,江门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希望江门抓住珠三角核心区域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力度,围绕大项目培育产业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胡春华先后4次到江门调研,走访了海信产业园区、新会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寄语江门要加大产业建设力度,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经济增量,提升发展水平。

  省长朱小丹也多次到江门考察,对江门的产业布局作出指示,并强调要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跨越发展。

  省主要领导密集的考察,江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一过程中,“珠西战略”也逐步酝酿出炉。2014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珠西战略”,要把珠江西岸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明确要求江门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努力成为珠江西岸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委、省政府更明确指出,江门是“珠西战略”策源地。今年4月,胡春华到江门检查指导工作时就指出,“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这个思路最早是在江门提出来的”,“江门发展先进装备业是最有条件的,有基础,有空间,摆得下”。

  五大机遇

  紧抓“珠西战略”江门趁势崛起

  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省委、省政府对江门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十分关注。今年4月,胡春华在江门考察还提出,希望江门牢牢抓住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的契机,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江门发展是有条件的,产业基础也不错,土地、旅游、文化、农业等资源优势明显,‘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突出”。

  7月1日,朱小丹在江门调研时也指出,江门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珠三角很难找到像江门那样,有这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地盘以及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的城市了,珠三角‘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朱小丹进一步提出,江门面临五大发展机遇,一是珠三角核心区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二是珠江西岸地区区位优势不断提升的机遇。三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全面推进的机遇。四是珠三角以“2+7”方式整体申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五是江门成功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的机遇。朱小丹希望,江门要深刻认识机遇、抢抓机遇,统一各级干部思想,切实把握机遇,加快促进发展。

  主战场

  抓住机遇谋发展积极作为干大事

  江门地理位置优越,是珠三角与粤西乃至我国大西南沟通联系的咽喉地带。胡春华指出,江门要打造“三门”:一个是新一轮广东改革发展的“开放之门”,一个是粤西进入珠三角的“方便之门”,一个是珠三角通向粤西、广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

  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江门如何抓住“珠西战略”机遇再出发?胡春华指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具体要做好两方面:一方面安商,抓现有企业;另一方面招商,新招龙头企业,立足大项目,同时也不放弃小项目。“发展装备制造业,核心是技术。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中,一定要盯住欧美的装备制造业”。

  今年5月,江门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朱小丹在江门调研时表示,小微企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根基,是大项目的支撑,江门要在继续坚定不移抓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做到既抓“顶天立地”,又抓“铺天盖地”,既抓“月亮”,也抓“满天星”。

  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江门市委、市政府紧锣密鼓,紧跟“珠西战略”,制订“1+5”行动纲要,力争在“珠西战略”中谋势先行、乘势而为,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

  重要举措再出奇谋

  “高、大、中、小”四位一体战略决策部署,是江门落实省“珠西战略”重要举措,顶层设计与配套政策相融,也是促进江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为谋促创新

  力推“1+8”创新驱动

  “高”

  为谋促创新

  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江门打造“三门”,加快融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毛荣楷指出,江门要突破制约、加快发展、实现赶超,核心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本途径是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

  今年以来,江门在创新驱动、高新科技、人才战略等方面重拳频出。经过深入探索、研究汇总,年中,正式推出“1+8”政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2020”,即《江门市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8条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实施细则,推出八大创新工程、八项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提出未来5年将投入不少于30亿元,在扶持研发投入、科技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技术交易和高层次人才安居等方面,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和高新产业发展,助力创新科技型企业发展。

  而江门高新区作为最具自主创新示范条件的区域,也吹响“二次创业”号角,相继出台系列方案及措施,从体制创新、园区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主推打造成为“珠西创城”。

  同时,江门还在积极探索各类型的新型人才智库,包括成立江门经济研究中心、侨智库等。

  平台大谋划

  打造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重大平台

  “大”

  平台大谋划

  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是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也是全省最具潜力,也最具想象力的湾区。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将是江门发展的重中之重。胡春华也认为,广东大广海湾对江门乃至广东将来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所在,“这个地方是要抱金娃娃的”。近年来,江门按照“科学规划,从容建设”的原则,加快研究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工作。毛荣楷提出,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要做到“近攻远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现有项目的落地及推进,形成带动效应。

  “大”平台离不开“大”交通。年初,江门全力启动“交通大会战”,涵盖21个重大交通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涉及江门大道、高速公路、区域干道、铁路四大类。借助路网,江门可实现对内疏通“毛细血管”,对外东联西拓连接广佛港澳,并利用多条轨道交通及高速公路汇集的优势,打造成为连接粤西及珠三角的“珠西枢纽”。借助“交通大会战”,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将实现由“风头水尾”到“龙头凤尾”的转变,其银洲湖先导区对接广佛及港澳优势更加凸显。

  伴随交通大会战的推进,江门与广佛都市圈及港澳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江门“四箭齐发”(即打造制造强市、农业强市、旅游强市、侨务强市)提供重要配套。

  同时,依托江门丰富的旅游资源,江门加快探索打造“大旅游”(全域旅游),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产城融合。

  字头强引擎

  “三重”成为稳增长中坚力量

  “中”

  字头强引擎

  经济稳步发展,离不开“引擎”推动,抓住重大平台、重点园区、重点项目这“三重”,江门经济发展就有了定力。

  江门发展空间大,环境承载能力强,区内拥有国家级高新区——江门高新区,并拥有中车集团、中集集团、富华重工、台山核电等多个“中字头”国家级重大项目及西门子、克诺尔、威立雅集团、艾默生、ABB、巴斯夫等48家世界500强企业。

  毛荣楷、邓伟根一直重点关注江门“三重”建设,曾多次考察四市三区重大项目及重点园区建设,并亲自带队外出考察引进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江门。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引进项目67个,投资总额162.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8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5个。

  江门紧盯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重工业集聚区,主动深化与广东中车、富华重工、中集、海信等先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对接,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同时错位发展“6+1”重点园区,继续深化“6+1”园区的布局规划及发展研究,进一步推进“七个一”和“六个优先”工作。

  积极推进中国中车广东总部基地、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中集—江门)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探索建立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等。

  随着“三重”工作的扎实推进,上半年,6+1园区扩能增效,实现工业增加值112.51亿元,增长15%,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在2014年度省产业园建设管理考评中名列全省第一,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等次。

  微企大作为

  “1+15”助力小微双创树标杆

  “小”

  微企大作为

  今年年中,江门过关斩将,成功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随后,毛荣楷、邓伟根多次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完善方案、细化措施、落实责任。

  在8月推出“雏鹰计划”(即《江门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方案(2015-2017年)》),首抛“1+15”一揽子政策扶持体系(江门还深度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率先公布“1+3”清单,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1+3+N”开放型清单体系,进一步实现“政府提效、服务提质”)。同时,江门编制了小微企业名录库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名录库,并将探索建立小微企业双创指数及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全面追踪掌握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完善扶持政策。努力的目标是将江门打造成以“江门特色、广东标杆、全国示范、国际平台”为全新内涵的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之都。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步,江门将着力推动召开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推进会和成立15试点城市联盟,利用联盟网上平台,推动全国15个小微双创示范城市成立跨地区发展联盟。同时,江门将抓住国家“双创周”机遇,推动成立深江双创联盟,实现江门小微双创工作与全国“大双创”工作相衔接。此外,江门将通过加快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规划建设,力争举办全球小微企业创新高峰论坛等工作,打造小微企业国际合作平台。

  “中”与“小”的结合,恰恰形成了江门“重微双驱、小微双创”新风格……      南方日报网络版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2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太原工业转型升级突破口:铁路装备制造业产值超百亿
下一篇:贵阳综保区加快建设:创新激活潜力 实干推动跨越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