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制造强省要善抓创新驱动的牛鼻子 —— 文章正文2015-12-21

17日上午,湖南省举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专题报告会,省委书记任徐守盛要求,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制造2025》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更好地谋划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湖南行动”、加快建设制造强省。(8月18日《湖南日报》

在新一轮制造热潮中,如何抢抓发展机遇?正如习大大去年5月上海调研时就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这次湖南专门召开报告会就是为了更好地谋划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湖南行动”,也是加快推进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的实践行动。

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湖南有敢闯敢干的胆气。或许,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湖南并不是全国最有条件和优势率先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的地区,因为它并没有沿海省市非常突出的区位优势,也没有西部地区重点扶持发展的政策优势。但是,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中,素以“敢为天下先”而闻名的湖南人,跳出农业的传统发展优势,从外地引来资金,从本地培育产业,致力于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智能制造,为初步建设制造强省奠定了产业基础。特别是湖南近年来大力推进“四化两型”的战略以来,一方面,地方政府积极解决传统资源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大力提升传统制造业“短板”,另一方面又加紧培育高新技术行业、新兴商业业态、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的转变。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过去一直戴着“农业大省”帽子的湖南也逐渐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培了育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建设制造强省的氛围越来越浓,势头越来越好。

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湖南有自主创新的底气。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创造能力,是制造强省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新一轮制造强国战略中,湖南有基础也有特色,有优势更有希望。众所皆知,湖南的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装备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为龙头的企业,正向环境产业、农业机械、地面工程装备、地下工程装备、海上工程装备全方位发展;南车株机、衡阳特变、湘电集团、铁建重工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单台产品供应商”向“成套设备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转变。正是基于对湖南省情的充分了解,基于对制造强省的深入思考,徐守盛书记关于“创新驱动是制造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和关键一招”这一新论断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创新驱动”的新导向为湖南抢抓“中国制造2025”新机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新进程提供了非常清晰且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建设制造强省,湖南有加快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志气。近年来,湖南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传统产业提质改造,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采取“工业化+信息化”,“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低碳技术”等模式和方法,不断在融合、结合做文章、下功夫。为了推动制造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地方政府不断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努力创造良好条件。今年5月,湖南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意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培育万亿级装备制造业集群。湖南将抓住长沙国家成套智能制造装备区域集聚试点建设的契机,依托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核心企业,形成全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区域创新中心和工程机械制造中心。

站在“中国制造2025”的风口上,牢牢抓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湖南必将在建设制造强省的道路上大有可为,越走越远。来源: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2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我国将建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下一篇:开启汽车产业新时代 构建晋中工业新格局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