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智能制造的整体能力建设 —— 文章正文2015-12-21
《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提出了到2025年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目标。为了确保目标实现,提出了利用十年时间,完成构建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和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等六大主要任务。
从这六大任务来看,涵盖了产品、产业、生产设备、生产方式、创新和配套服务等智能制造的各个层面。我们把智能制造看成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这些层面的内容就是智能制造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因此,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加快智能制造的整体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智能制造的动力根源
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智能制造人才队伍是基础的支撑和保障,而高素质智能人才力量的形成,引进和培养是其关键。就目前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对智能制造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在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注重在生产实践中的培养,以智能制造的生产发展实践,火线练兵,以产业发展实践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克等来培训和遴选人才。二是加大教育培训,以完整的教育培训机制来充分满足智能制造在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和高端科研力量等全方位的人才需求。因此,要加强职业教育和产业工人在生产实践环节的对接,建立智能制造与各技术类职业院校之间的友好对接,鼓励职业类院校在智能制造企业建设各类职业实践教育基地,激励智能制造企业的产业工人进职业院校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素养提升。还要加强各类理工类院校在智能制造产业对于基础技术人员及高端研发力量方面的人才培养。
要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关联人才的引进。要结广东智能制造产业的特征和技术特征,制定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引进专项计划,通过制定和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企业博士聚集计划”等办法,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鼓励、引导全国各类优秀人才向本地区流动。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立智能制造的动力保障
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专有技术对其的支持和保障。必须加大智能制造产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的动力保障。
在执行措施上,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国外先进国家在技术方面的跟踪和关注,加大引进和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大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争取实现在某几个或者某个技术领域,率先实现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的原始创新突破,以重点突破推进重大创新,把机器人、物联网、新材料、数字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关联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解决制约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力争在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并以点带面,实现集群式技术创新发展。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能制造的前提条件
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对技术及技术集成的全方面依赖,而后者则更多倚重传统的人力或物质资源。这样的产业特征差异,要求我们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首先必须加强对信息自动化、信息智能化、工业一体化等技术设施的建设,要以智能化和自动化为基础,建立将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信息物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实现人、机器以及服务之间的互联,生产设施布局网络化、生产流程和物流管理智能化,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融合发展,开展网络新技术现网试验和应用示范,提高面向工业应用的网络服务能力。
同时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导向,大力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建立完善面向工业生产应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统筹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智能制造的产业基础
技术结构和制造业空间结构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就技术结构来说,要全面实现“机器换人”,这是走向智能制造的前提条件。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鼓励企业使用智能化制造装备,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建设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在空间结构上,要根据广东省产业发展特征,合理进行智能制造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珠三角主要城市群在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其中广佛肇城市群重点在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造纸、石化等领域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和示范应用。深莞惠城市群重点在3C产品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港口物流等领域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和示范应用。珠中江城市群重点在家电、装备制造、纺织服务、五金加工等领域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和示范应用。河源、梅州、汕头等粤东城市重点在港口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机电等行业开展智能化应用。粤北地区重点在钢铁、冶金行业、装备制造、等开展智能化改造。粤西地区重点在五金刀剪、家电家具、农海产品加工、制糖等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围绕钢铁、石化、造纸及其上下游产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2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地方产业园区助推“中国制造2025”实践
下一篇:锁定高端制造业 保定清苑区打造千亿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