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 文章正文2015-12-21
近年来,省科技厅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跟装备制造产业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前瞻谋划,科学布局,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锻造油压机、自磨机、球磨机和矩形盾构、支护高度最大的矿用液压支架、第一套特高压开关和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等一批重大标志性产品和技术装备,培育壮大了中信重机、许继集团、中铁装备、宇通客车等一批国内行业创新发展排头兵企业。2014年,全省装备制造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6%,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4.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54.43亿元,同比增长16.84%,占全省工业总量的20.15%,居全国装备制造行业第六位,全省工业行业第一位。
一、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围绕装备制造产业谋划布局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依托中国中铁隧道装备公司实施的省重大科技专项“超大断面矩形盾构定管机(10×7m)研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在郑州下线,标志着我国在矩形盾构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巩固了我省盾构市场占有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位的局面。许继、平高集团通过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成功实现电力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使我省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占全国市场的40%以上。近年来,围绕装备制造业共启动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59项,占高新技术领域项目总数的50%以上,资金投入总量的60%以上。通过科技创新,我省装备制造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了一批拳头产品,大大提升了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配套创新能力
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装备制造领域组建风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盾构、起重、造纸、轴承等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1家。同时,指导联盟编制了智能电网、智能仪器仪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和产业创新体系规划,对产业进行整体布局谋划。各类省级科技计划、平台建设等有计划地向联盟倾斜支持,近年来,在装备制造领域,先后依托联盟实施了“风力发电成套装备”等3个重大科技专项27个课题,省财政科技投入经费1.18亿元,带动项目总投入50多亿元,其中研发投入15亿元,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00多亿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有效提升了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积极指导许继集团、宇通客车、茂盛粮机等装备制造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装备制造领域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家,占高新技术领域的39%;新组建了“盾构及掘进技术”、“矿山重型装备”等2家装备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国家、省、市上下联动的研发创新体系。目前,全省装备制造领域国家级研发平台全部建在企业,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和技术突破均来自于企业或以企业为主导。装备制造领域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全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动力。
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
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进一步完善省市两级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软件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建立技术服务中心20个,针对矿山机械、大型客车和起重机等重点装备制造行业产业链条长、产业集聚度大、中小企业多等特点,开展龙头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条数字化和中小企业信息化深化应用的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面向300家企业提供了信息化服务,累计共培训各级各类制造业信息化人才2万人次。通过工程实施,有效解决了企业应用示范中的技术瓶颈和突出问题,为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实现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互联网+装备制造业”融合度低等薄弱环节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引导装备制造产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引领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抓住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有利时机,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作为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装备产品和装备制造智能化为重点,结合我省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推动“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突出发展智能成套、智能电气和智能制造装备,做大轨道交通装备规模,加快工程装备、农机、基础件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改造,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
二是以开放合作加快产业技术转移转化。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和运行,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以我省与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科院过程所河南分所建设等开放合作为契机,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国内外的产业分工和竞争,充分吸纳省外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联盟运营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新机制。
三是以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科技创新支撑“装备制造提升发展专项”实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实施“创新创业引领中原”工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四是以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将创新平台作为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注入活力和动力。发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和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和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科技综合服务、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科技金融、检验检测服务等,支撑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服务型制造企业。来源: 省科技厅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2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新兴细分行业贡献大
下一篇:贵州首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