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汽车产业再升级:深耕中国市场 打造国际化基地 —— 文章正文2015-12-21
开栏语
2014年,滨海新区产业发展,面临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重重挑战。这一年,着眼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区积极抢抓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以自主创新推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一年来,新区产业抓住新机遇,频现新亮点。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本报记者聚焦新区“老产业新亮点、新产业新机遇”,以此系列报道讲述新区产业的新故事,透视大变革中的关键嬗变。
今年以来,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公司项目在新区投产,大众、宝马等多个整车配套商落户新区,华泰汽车天津基地在新区启动……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持续低迷,众多车企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图抢占中国汽车市场利润空间。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先进的汽车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纷纷向新区汽车产业汇集。滨海新区汽车产业也由此从原来的企业数量聚集,开始寻求整个产业链的“贯通”。
国内外车企加速新区布局
今年11月,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在天津开发区西区建成投产,预计到2016年该项目的产能将达到120万台。在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看来,此次投产的大众变速器项目,是大众汽车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战略之举。随着该项目的投产,大众汽车和天津新区汽车产业的合作将不断升温。到2016年以后,负责所有在中国生产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测试和分析中心也将在天津建立。为了继续扩大汽车生产规模,一汽大众未来还将在天津建设整车厂。
与此同时,世界知名的汽车配套公司保利泰克集团也落户新区,将在新区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设计开发、注塑制造等。今年以来,新区先后通过大众变速箱等跨国车企项目招商引进了保利泰克等多个汽车配套商,并带动汽车上下游多个相关企业在新区聚集。
跨国车企加大在华投资,国内车企也不甘落后。华泰汽车集团天津基地项目于今年在新区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投资86亿元,产能目标45万辆整车,包括总部运营基地,整车生产基地,整车和零部件研发、试验试制基地,销售、采购、物流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车开发基地等。同时,华泰汽车天津基地更是从德、美、日等国引进了多条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设备,实现了研发生产技术的国际化转型。
此外,开发区长城汽车天津基地今年产能也已达40万辆。同时,本市首家汽车金融公司——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也得到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正式设立,2015年将逐步推进渗透到国内中小汽车品牌市场当中。
天津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汽车动力系统今年也已成功攻克技术研发壁垒,实现了产业化快速发展。
新区汽车产业链实现“贯通”
事实上,今年以来,一汽丰田、大众变速箱、长城汽车项目等国内外众多汽车品牌在新区快速发展。目前,区域内已经拥有各类零部件配套企业200多家。其中,一级配套商数量过半,产业附加值高的配套项目达到三分之一。作为天津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到2015年,滨海新区汽车产能将达到150万-200万辆。产业发展也催生出围绕整车项目的汽车零配件、汽车电子等企业纷纷聚集,汽车金融等汽车服务业也纷纷涌现。
“汽车产业之前都集中在整车制造环节,而现在的产业里,不仅上游有了研发机构,下游也开始向服务贸易、金融、租赁和销售等多个方向延伸。”天津开发区投促三局汽车产业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汽车产业实现了上下游企业的贯通,新区汽车产业已由单一的整车制造向全产业链扩展,上游研发强化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下游向物流贸易延展,统筹了汽车前端制造和汽车后端服务市场发展,滨海新区汽车产业迈入了新的时代。
走进长城汽车天津生产基地的生产车间、走进大众变速箱新厂厂房、走进华泰汽车天津基地项目……一条条国际化生产线让记者深刻感受着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价值。成为汽车强国是中国汽车工业长久以来的发展目标。而作为天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滨海新区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发展空间大、配套要求高,面临着新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新区汽车产业正强势崛起。在这里,记者看到的是瞄准世界领先的魄力、立足区域实际的思路以及精准定位后的急速发展。高端汽车及零部件的国际化基地、辐射全球的出口基地和新能源领先发展的产业基地正在这里孕育待产。来源:滨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