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中国走向“制造强国”只是时间问题 —— 文章正文2016-01-05

  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亚洲第一,以高铁、核电和卫星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科技产品深受亚洲各国的欢迎。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高端科技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过去多年里,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工厂”,但出口的产品相当大部分是低端货,或替国外品牌做代工生产,缺乏核心技术,出口利润微薄。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加重,“中国制造”以价格优势取胜的模式至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现状总体来说“大而不强”,具体表现在,一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芯少核;二是品牌质量不高;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同质化竞争严重;四是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  

中国制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在2015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从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后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详细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重磅推进中国制造,这和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有关。放眼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来袭,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工业4.0”,法国出台了新工业法国。新兴市场也不甘落后,印度2014年发布了“印度制造”战略,将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不在新一轮制造业版图重新形成之际,迈向产业制高点,“大而不强”的局面难以改变。
  
  对此,李克强总理就曾指出,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于加快“再工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我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度过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
  
  为此,总理一直在身体力行。从多次在出访时担当“高铁推销员”,到考察中国核电时对“国之重器”的强调,从出台政策助力中国装备走出去,到推动中企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中国制造2025》被视为总理“王牌计划”。
  
  我们看到,如今,中国在发展世界级高速列车、无人机、智能手机、核电站等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也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水器、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等,中国也实现了重大突破。
  
  可以预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十二五”期间中国创新的力度加大,这对产业升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今后,中国将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中国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力发展,在科技产品上缩短与发达国家科技产品的距离甚至在未来超越发达国家,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1-05)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能源效率带动工业控制和工厂自动化市场增长
下一篇:新兴技术产业发展 产业园区“志在必得”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