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缩紧 铅锌行业亟待突围 —— 文章正文2016-01-19
2015年已经过去,在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全球经济遭遇冲击,新兴市场动荡的背景下,铅锌需求也在风雨中走过了2015年。由于产能过剩,铅锌价格“跌跌不休”,在2015年甚至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在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情况下,铅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部分公司被迫减产停产,企业效益明显下降。这时候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但是由于供给侧改革并非是简单的关停产能,主要是提高有效供给,因此铅锌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或者开发能够满足高新技术需求或者新应用领域的产品,以便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企业减产和停产只是权宜之计,在响应中央供给侧改革号召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压缩成本,减少存货,以便获取现金流,支撑企业在行业寒冬中生存下来。且在2016年消费无法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实现自身产业升级,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或者提高产品附加值,做精做深产业链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之计。
行业效益持续紧缩
受铅锌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铅锌行业主营业务和利润均出现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铅锌矿采选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累计达到947.3亿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6.66%;同期实现利润80亿元左右,较2014年同期大幅下降16.22%。
在上游铅锌矿采选行业陷入困境的同时,中游铅锌冶炼行业也遭遇经济增长放缓和需求萎缩的冲击。然而,由于铅锌矿加工费处于高位,铅锌矿冶炼行业依旧有利润,不至于出现大范围亏损。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铅锌矿冶炼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1.5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5.9%,较2014年增幅还略微上升两个百分点,但是较2015年上半年9%的增幅明显收缩。与此同时,2015年1~10月铅锌冶炼行业实现利润34.4亿元,较去年大幅增长41.54%,这主要得益于加工费高启和财务成本的下降。
2015年1~10月,铅锌冶炼行业主营业务成本较2014年同期增长6.09%,但是在中央稳增长措施下,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企业利息支出下降,财务费用增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铅锌冶炼企业财务费用较2014年同期增长1.59%,明显低于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速。
从毛利率来看,铅锌采选行业毛利率远高于铅锌冶炼毛利率。数据显示,2015年8月份,铅锌采选和冶炼毛利率分别为18.22%和6.13%。
从产成品存货来看,2015年铅锌矿山去库存、去存货较铅锌冶炼行业力度要大。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铅锌采选行业产成品存货为40.7亿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6.14%,但是较2015年上半年高达17%的降幅,去存货明显放缓,这导致铅锌矿还需要在2016年去存货、去库存;与此同时,铅锌冶炼行业产成品存货为141.4亿元,较2014年同期略微下降3.02%。
固定资产投资放缓
有色金属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经历连续下滑,2015年前11个月,有色金属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70.0亿元,同比下滑2.6%,而2014年同期则是增长5.2%。从产业链来看,矿山、冶炼和加工项目完成的投资均下降。2015年前11个月,有色金属矿山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1.7亿元,同比下滑2.6%;冶炼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8.0亿元,同比下滑5.5%;加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10.3亿元,由2014年同期增长17.7%转而同比下滑1.2%。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705万吨,同比增长7.5%。其中铅产量356万吨,下降5%,降幅同比收窄0.9个百分点;锌产量569万吨,增长6.8%,提高2.4个百分点。2015年11月份,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1.4%,增速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铅产量下降8.8%,降幅同比扩大7.8个百分点;锌产量下降2.4%,2014年同期为增长5.4%。
环保政策倒逼铅产业改革
2015年全球精铅产量下滑缘由之一是来自中国冶炼产量的减退。2016年,中国政府对于环保方面的监管还将继续加码,大量中、小型铅冶炼企业生产环境将更加严酷,预计会有更多企业生产由地上转为地下,甚至搬迁到偏远地区。
2015年7月,中国政府对再生铅生产企业增值税退税政策进行调整,将原来的50%退税额度下调至30%,由此大量合规铅冶炼企业利润下降。由于产业集中度较低,技术实力和盈利状况不佳,小型铅冶炼企业受新《环保法》实施的冲击明显更大,国内铅产出收缩主要来源于规模较小的铅冶炼企业,而大型铅冶炼企业开工率却有升无减。世界三大精铅主产区中国、美国和欧洲中,美国再生铅占比一直保持在90%以上,欧洲也在70%附近,而中国再生铅占比只有不到40%。
再生铅方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环保仍然处于较为严格的状态中,很多冶炼厂仍然处于停厂状态中,一些正在生产的冶炼厂由于亏损生产,也表示欲将停产,部分接有长单的厂家只能勉强维持生产。近期福建成环保检查重灾区,福建当地冶炼厂基本被关停。
山东多数冶炼厂仍然处于停产期,何时恢复生产仍然未知,河北、河南等地区厂家也多消化库存为主,对废电瓶采购较少。
2015年以前,中国精铅产量出现下滑主要原因受矿产原生铅产量下滑所致,再生铅占比虽然只有30%左右,但呈现逐年走高趋势。据相关机构统计,2014年中国再生铅产量达160万吨,同比增长6.7%,占全年精铅产量的37.2%。然而,2015年下半年,随着环保监管力度的提升和再生铅行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合规再生铅企业开工率直线下降,至10月开工率达年内最低24%。
铅锌消费亟待改观
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散、环境污染越发严重,全球贸易不断萎缩的背景下,中国原来依靠低端制造业、出口导向、高投资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其中有一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投入和产出比例不断下降。
在2009年“4万亿投资”和“10万亿贷款”的强刺激下,中国经济曾经维持过两个季度的10%以上GDP增长,然后就掉头向下。近几年,每年政府都会出台一些保增长的刺激措施,但GDP增长率仍然一路下行。2011年到2014年的4年,GDP增速分别是9.2%、7.8%、7.7%、7.4%。201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到7.0%。这意味着靠海量投资和净出口驱动高增长的旧常态无法维持,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
根据对部分发达国家走过刘易斯拐点,并从人口红利踏入人口负债的经济增长周期分析,我们预计2016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大概率继续放缓至6%左右,甚至不排除步入5时代,由此中国对铜消费的增长会进一步减速。
从工业化和城镇化周期来看,以史为鉴,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对铜、铅锌等大宗工业原材料消耗的变化规律对于中国工业化过程中铜消费变动规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全球矿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具有与全球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一致的显著的周期性特征。过去的100多年,大概15%人口的西方国家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曾经消耗的世界资源量占全球的60%左右。
目前有两大原因导致铅铅蓄电池销售放缓:一方面,国内电动自行车已经处于饱和的状态,而电动汽车由于充电桩的问题尚没有办法大规模推广;另一方面,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成熟,笨重的铅酸电池被锂电池替代消费的情况越来越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占比铅初级加工领域80%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产量经历了近年来的连续增长后,2015年开始出现下滑。2015年1~10月,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1708.6万千伏安,2014年同期为1818.2万千伏安,同比下降6.0%。其中占比超过70%的动力型、起动型蓄电池开工率从年初高点逐渐走低,只有占比20%的固定型蓄电池开工率稳中有增。
镀锌的消费比例最高,占到锌总消费量的55%左右。主要用于房产基建、汽车船舶等等。2015年尽管房屋销售出现持续回暖,但是房地产业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持续同比下滑,而其他主要消费领域如基建、汽车、船舶和电网等行业对镀锌消费的增长也不尽如人意,难有对镀锌消费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2015年镀锌企业的行业状况可谓并不尽如人意,此外一些生产商无法回笼资金,其削减销量以避免更多损失。但由于铁路、公路等基建可能在2016年还是固定资产投资发力点,因此预计2016年基建投资对镀锌消费不会出现进一步萎缩。但由于基建只是托底,再加上地产行业去库存,新开工面积也不会大幅跳升,而造船等行业继续处于寒冬季节,因此镀锌消费改善程度亟待改观。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矿业设备网 时间:2016-01-19)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中国煤炭的消费已达顶峰
下一篇:2015年地质科技十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