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中国2049年或站在世界前端 智能制造是关键 —— 文章正文2016-01-20

  1月19日,《2049:智能崛起》新书发布会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2049战略》的一部分成果,由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开展课题研究,意在探索到建国100周年时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的发展道路。
  
  2014-2020乘改革东风扬帆启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2030架设改革创新之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31-2049,持续强化软硬实力,阔步重返世界之巅。具体量化上,按市场汇率法预计2049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55.5万亿美元,占世界比例24.9%,是美国GDP的1.8倍,人均GDP为美国的50%,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等中等发展国家。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未来35年要建立经济持续发展的机制,就要抓紧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功能。“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在供给侧不断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回应需求永无止境升级的要求。”  

智能制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而金融和实体两个供给侧中,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强调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但中国的制造业亟需强化。“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指数只有0.35,还是最后一名,日本是0.49,德国是0.55。”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要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11月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李克强批示称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俨然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甚至认为智能制造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科技革命引发工业革命,导致企业与国家兴衰。”
  
  他表示未来智能制造的主要方向可以分为三大类:涉及改变生产方式的前沿技术;涉及环保和新能源;涉及医疗和健康。包括可再生能源、无人驾驶汽车、数字化医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增强现实技术等34项计划。
  
  但现在这些信息技术产业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集成电路仍需大量进口,发展滞后还处在工业2.0信息化阶段;相关政策缺失,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需要完善等等。
  
  因此,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宇,也就是《2049:智能崛起》的作者介绍了信息技术产业中长期发展的三大战略:集中研发信息产业核心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以及突破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的供给瓶颈。此外政府也要发挥引导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但不是采取过多的补贴,而是推行财税普惠政策。” (本文由原创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链接。)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1-20)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2016国际物联网标准与产业峰会在上海举行
下一篇:工经时评:熔断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