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盗高一尺 技高一丈” 博物馆安防向何方 —— 文章正文2015-08-13

 

    安防网讯 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为当代中国留下无数文物,这些文物自身所反映的考古价值和其自身所隐藏的历史信息无从估量。近些年,例如央视《鉴宝》等一些对历史文物典故探索节目的播出,让不少人重新认识了文物的价值。而文物失窃、流失、变卖的消息更是屡见报端,因此,对博物馆的安防建设迫在眉睫。其实,早在国家颁布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时就已经表明,博物馆的安防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在行业标准的要求下,我国文博安防体系的安防建设也走上了越来越规范化的道路。

    一套成熟的文博体系安防系统,应当包括完善的门禁、报警、监控以及应急指挥等各项系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博场所都具有这些完善的安防系统,并且质量参差不齐,这给文博场所的安保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人防、物防、技防缺一不可

    博物馆安全防范体系应该是一个综合系统,它包括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稳定可靠的技术防范设备,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以及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保安队伍。如果虎视眈眈的犯罪分子准备对某件馆藏文物下手,他们一定会是经过周密部署和计划,而盗窃案也往往发生在黑夜,正是人防松懈的时候。因此,一个好的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实体防范,实体防范则包括围墙、通道、门、窗、展柜等,而技术防范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由于任何一件文物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保护文物不仅仅是保护文物不被丢失。同时,也要博物馆内部也要保护好文物的完整性,特别是针对地下挖掘的丝绸、书简类等反应古代手工制造和历史典籍的文物,更要做好光线、温度、湿度等各种因素对文物的防损工作。

    国内某些一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措施做到了“盗高一尺,技高一丈”,对于监控、出入口、巡更等保护手段也做到了最全面。曾经负责过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宁夏博物馆安防建设的西安北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经理刘文勇介绍到:“博物馆安防的首要防护目标是文物的安全,其次才是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而其特点主要是以报警为主,并且,博物馆馆内的文物都具有可移动性,因此,在保护难度上相对较小,真正有难度的还是野外的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单位,例如陕西、河南等地,历史上曾经有封建王朝在此建都的城市或野外,往往会留有大量的古墓葬群,其中所出土的石碑石刻、石窟雕塑等一些考古价值很高的陪葬品,就因为位置偏远、保护措施不到位而造成了文物的流失,或酿成盗墓猖獗。但是,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对这些野外不可移动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成功制止了不法分子觊觎的的行径。”

    新需求:智能化、集成化及防爆安检

    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博物馆安防系统已经可以较全面的保护博物馆的各个层面,但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显现出一些问题。博物馆安防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如门禁、报警、视频、智能分析等,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可以独立的工作,发挥各自的功能。但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子系统之间缺少有效的联动机制。例如,当报警子系统检测到有文物异常状态时,是否会联动门禁系统,提升门禁的通行权限,关闭所有门,仅限制高级人员通行;或者当某一个文物的报警探测器发生报警,系统是否可以马上锁定周围的监控区域,从各个角度封锁盗窃分子的逃跑路线,并将视频监控画面按照相关路径显示出来;在文物被移出区域后,是否可以提升安防级别,自动联动公安系统,并进行实施跟踪定位。

    如果能建立起这种联动触发机制,博物馆安防系统将可以更加快速、准确的处理相应安全事件,减少损失和提升人防的效率。对于此类种种问题,是目前博物馆安防系统仍需探索的地方。

    再者,博物馆安防系统主要以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为主。现在博物馆越建越大,监控点数越来越多,通过管理人员查看显示大屏上的图像来发现紧急事件,已经变得跟不上节奏。视频信息更多的变成了事后取证时才用,而不是事前预防。

    要做到有效的预防,仅靠上述措施还远远不够。诚然,安防措施是仅仅针对不法分子的防范,而对于前来参观文物的观众却并没有更多的强制措施,尽管如此,作为游客接触博物馆的第一道防线――门禁系统来讲,利用高科技的检测手段来进行针对游客随身携带物的检测,从而保证管内的安全和进出的有序性。据来自北京宝盾门业技术有限公司安防产品技术总监张军峰介绍,此前由于博物馆安防建设的重点是报警和监控,因此整个博物馆安防建设对门禁系统的关注较少,但近些年来随着对博物馆安防建设的认识提高,门禁也作为一项重点建设项目参与其中。

    在国外的某些珠宝展现场,门禁系统是作为展览场所内观众携带物的检测和保障管内展览秩序所应用,但随着国内文博体系的发展壮大,这套系统目前也受到很大的欢迎。传统上的博物馆检票系统,是通过游客在门口购完门票后,由专门的验票人员在闸机通道口进行持枪扫描,但普通的闸机门并不能检测出游客身上携带的金属、打火机甚至带有放射性等有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害的物品,因此,能否将这些堪称机场检测的门禁系统应用到博物馆安防建设中,成为一项新的需求。

    众多曾参与博物馆安防建设工程人员称,博物馆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智能楼宇。但与一般智能楼宇不同的是,博物馆有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安防数据不同于其他领域的要求。实时、快捷、准确是博物馆安防要实现的目标,然而目前不少博物馆安防系统建设都走进了从众的误区,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前述宇视科技专家表示,博物馆的安防系统走向集成是必然趋势,越来越集成的安防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将系统进行汇总与管理。例如,在某大型博物馆项目报警点位将近一万个,其经过定制开发建设了一套安防系统,单纯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就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无尽的麻烦。该系统集成门禁、报警和视频,可以实现报警和门禁的联动,以及监控系统的预置位和弹出窗口。但是当系统数据并发之时,该系统已经无法响应这些动作,于是信息就产生了拥塞,联动预案则成为了摆设。新产生的信息传送延迟越来越严重,从开始的4到5秒,变成了超过1分钟,甚至有些点位的报警信息消失在了控制器的缓存中,这无疑是灾难性的。简单集成化仅仅考虑的信息的汇总和关联,却没有考虑信息的分散处理和效率。

    此外在报警系统方面,也会产生比较常见的问题,例如,博物馆内通常分为开放区域和封闭区域,一个用于展览藏品,一个用来存储和保护藏品,为了保护开放区域的文物安全,又不影响观众,于是博物馆内通常也会设置很多高灵敏的报警探测器,就产生了很多误报警信息,误报警信息一多,管理人员对报警信息就会放松警惕,报警系统也会丧失时刻保护文物的作用。

责任编辑:葛静静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08-13)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维特根2014上海宝马展推出多款创新机型
下一篇:经验分享:漫谈光端机原理及选购攻略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