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尔“鹿”途上的黑带大师 —— 文章正文2016-03-23
“源于土地,承诺未来”,全球机械领导品牌——约翰迪尔,一直致力于服务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人们。进入中国四十年,从农业机械到工程机械,约翰迪尔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深耕着中国这片沃土。
2011年,约翰迪尔在天津建立工程机械工厂,迈出了拓展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同年,天津厂现任主帅姜亮回国任职。此前,他履职约翰迪尔已达十年之久。
对于约翰迪尔工程机械选择在此时进入中国市场,姜亮表示:“这并非一个轻易的决定,而是公司着眼于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发动机工厂也设在此,为设备制造提供支持。”“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约翰迪尔经历过许多变革。机会总是与变革并存。我们总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面对工程机械市场风云际会的“大变革”,约翰迪尔坦然处之,有条不紊地推进本土化进程。如今,代理面积已达中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2015年11月中国西南区零件库正式运营,在众人收缩战线的时候加大投资,彰显出约翰迪尔的承诺和决心。
那么,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格局中,一直走高端路线的约翰迪尔将如何逐鹿中国?
姜亮给出了答案:苦练内功,接地气,打造“优质”产品和服务。
积跬步,致千里
从生产一线到产品管理,姜亮迈出的每一步都传达着他对产品质量投入的巨大热情。这也与约翰迪尔的价值观“优质”相契合。
2001年姜亮加入美国滑铁卢约翰迪尔产品工程中心,担任可靠性工程师。这期间,他成为六西格玛黑带大师,参与企业质量流程管理。进入滑铁卢农机制造工厂后,姜亮历任供应商质量管理经理,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六西格玛培训,不断推进企业质量管理的改进。
六西格玛作为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突破。
“约翰迪尔拥有自己的六西格玛体系”,姜亮强调,“作为一种战术,这反应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中”。“系统的方法和逻辑的思考影响每一个决定,具体到生产中,成就的就是产品实实在在的质量。”
实实在在做产品,赢得客户的心,待经济状况好转,也必将得到市场的回报。于约翰迪尔,于姜亮,“优质”都将是不懈的追求。
从美国到中国,从农业机械到工程机械,姜亮实现了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华丽转身,亲自操刀将约翰迪尔成熟的管理模式在天津厂实现完美地嫁接。
“苦练内功,稳接地气”,“质”的改善体现在约翰迪尔工程机械的每一项产品和服务中。
工程机械产品的制造和使用工况本身就比较复杂,要开拓市场就要因地制宜,考虑本土用户的使用工况,尊重用户的选择,甚至超越客户的期待。考虑到中国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对小型机械需求的提升,约翰迪尔量身打造了众多小型设备,其中,E140小型挖掘机将于2017年在国内上市。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不仅是产品,服务亦然。客户需求和反馈是衡量企业质量的标准。约翰迪尔从不回避问题,并且注重积极快速地改进问题,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客户的认可将为企业创造出新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聆听客户的心声,获取最真实的反馈,姜亮身体力行,每季度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施工现场回访。“不放过每一位客户,keep doing,在服务的过程中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而且有利于维护长久的客户关系,扩大品牌知名度。“
“回头客不免让人感到兴奋”,姜亮坦言。2015年年底姜亮带领团队深入西南市场,对四川的三位长期客户进行了回访,“我特意问到他们坚持选择约翰迪尔设备的原因,客户给我的答案是: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越来越满意的服务”。
市场不景气的当下,“品牌忠实度”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不难看到,约翰迪尔西南库的建立不仅是因为看好这一市场,重要的是它将大幅提高约翰迪尔服务的及时性和灵活性,有助于维系长久的客户关系。
据姜亮介绍,进入西南地区仅一年的时间,约翰迪尔知名度便获得了大幅提升,其中四川和云南两省的销售量都名列前茅。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3-23)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2016中国中部(郑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3月23日开幕
下一篇:中国铸造机床产业发展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