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特色“智能工厂” 工程机械企业在行动 —— 文章正文2015-10-10
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将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战略。作为肩负装备制造业脊梁的工程机械行业,已不仅仅是单台设备质量与稳定性的竞争,也不局限于自动化制造单元、自动化整线的竞争,而是集成运用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数控、信息通信、物联网等新理念、新成果,与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工厂项目结合在一起的产业链集成整合的竞争。
打造中国特色“智能工厂” 工程机械企业在行动
在近两年,受到金融政策、项目开工和市场饱和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新常态,行业企业变得冷静了许多,开始修炼“内功”,将产品质量和研发而非市场营销放在第一位,更多的企业加强对制造业智能化产品的研究,以通过技术革新向市场发起挑战。
在徐工集团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偌大的厂房里,看不到几个工人,在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操作车间里,多半是切割机、焊接机、机器手等在空中不知疲倦地挥舞。厂房有16.7万平方米,相当于24个足球场那么大,逛一圈足足需要一个半小时。在这里,下料、结构、涂装、总装等所有的生产工序都可以一气完成,可实现年产2000台大吨位装载机的产能。这也是目前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内最大的联合厂房,中国最大的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
据徐工信息总经理张启亮介绍,联合厂房在下料、焊接、机加工、涂装、装配单元运用了大量先进、高效的智能化制造技术和工艺设备。为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在工艺建设过程中被大量运用。如,配置了大量焊接机器人,建成了2条自动化焊接线,无论是配置的数量还是使用的范围在装载机行业都是绝无仅有的,如装载机铲斗的整个焊接制造过程全部实现了无人化,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显著提高了焊接质量。
在徐工集团起重机智能化工厂内,关键数控设备及大型加工中心全部联网,实现了对车间现场网络化监控和可视化管理。同时,通过MES(生产过程执行管理)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全面集成,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企业柔性生产制造水平。
通过MES系统,各个生产单元之间的协同更加及时,生产订单进度、生产瓶颈工序、工人绩效、产品生产质量等生产模型,均有透明量化数据体现;MES系统实时记录制造过程中的在制、工时、人员等信息,整个生产过程可追溯,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多样数据。
另外,通过MES系统的实施,快速建立了及时决策体系,对生产现场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管理者,并采取最快速度解决问题,后期大量的SPC统计分析报表也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了丰富的管理依据。(本文转载自中叉网)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0-10)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工业云建设将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
下一篇:农机工业:实施创新驱动 推进智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