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盘点机械行业“大国工匠” 助力“中国制造 —— 文章正文2016-09-23

       随着《大国工匠》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技术工人的重要性。其实我们身边存在许许多多的“大国工匠”,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不信,您瞧!

  电力检修艺术家

  在庞大的的机器面前,他们的身影显得如此单薄,但他们却像艺术家一样,精雕细琢着这些不会说话,没有情感,却连着自己心的家伙们,每一个人都在用专业的态度,百分百的努力,打造着一流的作品,赋予其生命力,为照亮世界而努力。
 
  高铁箱梁张拉的领路人:徐露平

  徐露平的职业生涯是从1999年开始的,他负责预应力张拉施工,这一干就是16年。先后转战了中铁四局杭州湾跨海特大桥,京沪高铁、合蚌高铁、合福铁路和连盐铁路等桥梁的预应力张拉工地。徐露平在工作中对各种工艺、工序、工具等进行革新和改造近70余次,为他走过的每一个工地确保工期和安全生产完成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90后焊接项目冠军:曾正超

  青春在焊花中绽放:今年21岁的曾正超,是中国十九冶集团的一名焊工,他心怀梦想,踏实勤奋,苦练技术,岗位成才,作为国家队选手,代表中国参加了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以精湛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力挫群雄,夺得焊接项目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参加该项赛事以来金牌零的突破,并被世界技能组织评为中国国家队唯一一个“最优选手奖”,让中国技能登上了世界最高级别的领奖台。

  “高铁铺架设备守护神”:翟长青

  翟长青,中国中铁四局有限公司第八工程分公司工人,毕业于湖北襄樊技工学校的翟长青,是我国第一台电传动轨道车安装调试负责人,曾为中国电传动轨道车的成功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翟长青以“善于学习、引领团队、开拓创新、不怕吃苦”的精神,刻苦学习钻研,掌握技术性能,创建学习型团队,实施技术创新,带领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及时解决各种难题,确保了世界一流设备的“一流”运转,被誉为“高铁铺架设备守护神”。
  
  大阅兵装备背后的工程师:戴天方

  戴天方,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二三九厂)首席技师、机加车间职工。在历次阅兵中,武器装备的亮相都备受外界关注,而大家却对阅兵装备背后的工程师知之甚少,戴天方就是其中的一员。1989年,19岁的戴天方技校毕业后成为239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成为最早接触数控机床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仅仅4年时间,他就通过自学练就了异形薄壁加工、非圆截面舱体加工的绝活,被同事们称作“戴一刀”。今年是戴天方与机床打交道的第26个年头,他经手的金属件已过万件,亲历了我们国家近年武器装备的研制、定型、批产的循环。
  
  焊接大师:孔建伟

  今年52岁的孔建伟,现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工艺部焊接管理室电焊工、室主任、焊接高级技师。在焊接行当摸爬滚打了32年,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企业各级领导和师傅们对技术工人的重视。先后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十大杰出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机械工业技能大师、第十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四川省“劳动模范”、第五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被省政府聘为四川省第三届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201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当代发明家”:李超

  李超主导完成的冷轧机乳液分区自动吹扫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项目,在201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鞍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技术工人。他还在第八届中国发明家论坛,获得“发明创业奖·人物奖”,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参加工作26年来,他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59项成果获厂和鞍钢以上的奖励。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12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家发明金奖1项.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
  炼钢技能大师林:学斌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连检三作业区电气专业点检员、高级技师林学斌,先后获得鞍钢科技成果特等奖,鞍钢特级技师,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劳动模范,辽宁省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大国航天利器之工匠:王阳

  王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111厂数控加工车间车工班班长。三十年的时间,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复员兵成长为特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从老军工企业的普通车间走向人民大会堂,受到习总书记的亲自接见。先后完成了神舟飞船十大关键部件之一的“连接分离机构”的研制加工任务,探月工程关键装置的研制批产任务,多系列重点型号发动机的研制批产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防装备等国家重点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笔者按:他们衣着朴素,为人厚道;他们不屈不挠,身怀绝技;他们辛苦工作,默默付出……他们托起了中国制造的未来。(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9-23)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辽宁省第十届学术年会关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下一篇:安徽召开省内名企对口支持岳西机械企业产需对接会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