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工作首位: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 —— 文章正文2016-10-19
佛山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中,代市长朱伟作政府工作报告。去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3.92亿元,今年则预期增长8.0%-8.5%。报告将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摆在了2016年工作首位。而在昨日下午举行的政协发言大会上,智能制造、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等经济、民生话题也引发热议,朱伟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了委员热辣意见和建议。
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佛山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5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3.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 .83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55%、47.7%。
“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是,佛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20年达1 .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0%-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7.5%。
为实现上述目标,佛山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着力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堤围防护费、产品质量检验费等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力度,全面停征价格调节基金,降低工商业用电用气价格,下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率,今年为企业减负45.4亿元。
焦点
产业升级 主攻智能制造 升级工业4 .0
强化佛山制造业大市的地位的同时,市民还能享用诸如“营养智慧管家”等智能产品。
佛山制造业整体水平偏低,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工业2.0时代,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基于这一现状,报告将大力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摆在2016年工作首位,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建设“互联网+”平台、举办“互联网+”博览会为重点,走工业2.0补课、3.0普及和4.0示范的产业升级转型之路。重点发展智能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等智能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企业,打造柔性化生产、场景化应用的示范工厂。
据了解,2015年佛山已有322家智能制造型企业,其中有39家年产值超亿元。通过实施智能制造2025发展战略,在强化了佛山制造业大市的地位的同时,市民不仅能享用诸如“营养智慧管家”等智能产品,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佛山的制造水平。
“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是一件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九三学社佛山市委会在提案中指出,目前,实施智能制造2025发展战略普遍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这反映了社会上对智能制造认识上的偏差,不少人把智能制造看成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希望通过投资智能制造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实际上反映了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路径选择出现了问题。
九三学社佛山市委会指出,鼓励“转型”的政策的最佳的切入点应该是帮助企业做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建议政府重点围绕这一思路展开引导和帮扶,引导企业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大力扶持软件企业的发展。
创新创业
突出“大众创业”惠及基层人员
建议政府部门与其给予项目资金扶持,不如降低门槛,提供免费的办公区域等。
与往年主要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培育引进人才等方面部署创新工作相比,今年报告突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了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内容,通过建设“互联网+”创新示范市、高标准打造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是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出于佛山当前创新创业潜力巨大但硬件软件环境有待提升的现实考虑。”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袁江勇表示。
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政协委员萧礼洪今年也提交了相关提案。他指出,目前政府部门在创新、创业领域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很少惠及广大最基层、最需要帮助的创新、创业人员。萧礼洪建议,政府部门与其给予项目资金扶持,不如降低门槛,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办公区域和公共服务器等,让他们在刚开始创业时能够免除这方面的费用,同时也可以使政府公共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公共交通
研究B R T模式 优化公交线网
建议在南海桂城商圈着手建设试验段,以后可在季华路、汾江路、南海大道等路段建更多BR T。
“十二五”期间,佛山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两环五横四纵”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2015年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达35.5%,比2010年提高23.5个百分点。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报告提出,要推动佛山地铁二号线一期、地铁三号线、广佛环线等项目建设,做好佛山地铁四号线、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线、广佛江珠线等前期工作。启动一环西拓工程,力争打通绿景路东延线、岭南大道南延线等20条“断头路”。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公交一体化,积极研究B R T模式,优化公交资源和线网,实现公交提速及服务提升。
“建议佛山尽早启动建设BRT,国内广州、杭州、常德等一大批城市已经建设有B R T,这种‘地面上的地铁’与地铁相比投资成本低,运力大,基本具备地铁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特点。”市政协委员叶忠民建议,在南海桂城商圈着手建设试验段,以减少路面和停车位的压力,试验段实施取得经验后,可以继续在季华路、汾江路、南海大道等主要繁华路段建设更多条的BRT。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此前发布的2016年公交提升计划要点也指出,要协同推动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中心城区在实施骨干线路中要同步启动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打造地下地面互补的双快公交体系。中心城区要在骨干线路中启动不少于3条跨区域的快速公交客运走廊建设,由市级统筹规划,禅城区、南海区负责具体实施。(供稿单位 2016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组委会)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10-19)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巨鹿大型机械技术研发中心开建
下一篇:从“制造”到“智造” 常州财政助力打造工业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