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工信部六举措推进造船强国,实现造船智能化 —— 文章正文2016-10-31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船舶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座谈会。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中船重工总经理孙波、中船工业总经理吴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国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澎湃新闻消息,辛国斌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球船舶工业正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具备了进一步突破、率先做强的基础和条件,正面临加快建成造船强国的历史机遇,只要能够经受住当前严峻的考验,我国船舶工业将大有作为。

  辛国斌提出了“十三五”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降成本,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跨越。围绕总体思路,辛国斌要求扎实推进以下六项工作:一是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引导,加大去除无效产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三是将智能制造作为船舶工业管理升级和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着力推广先进高效制造模式;四是全面推进中国船舶制造“品质升级”,着力构筑中国船舶制造品牌;五是着力培育一批优强企业,保证优质企业渡过“寒冬”;六是要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加大“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力度,着力提高融合与开放水平。

  孙波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船舶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许多方面已与日韩接近甚至实现了赶超,但在发展势头正旺时遭遇了金融危机,受到了很大打击。要克服当前的困难,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中国船舶工业走出危机的关键。他认为,明年的形势更加严峻,提早应对是当务之急。整合重组、去产能难度很大,政府企业共同努力才能渡过难关。要集中精力和有限资金扶持优强企业,提升造船集中度。仅仅在供给侧积极地去产能,对于拉动中国船舶工业走出低谷是不够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加强需求侧的牵引,需要给需求侧企业以大力支持,使他们有积极性有动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他指出,在国家及时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企业也要尽最大努力,不断健身瘦体,苦练内功,在整合重组、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成效,不断提升竞争能力。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使造船工业和造船企业真正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使中国船企能够在市场复苏之前,具备与日韩抗衡的能力,真正实现我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郭大成围绕去库存、去产能,建立完善配套和国际服务体系,加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醒船企,要准确研判和分析形势,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实施有效措施,防止头脑发热,无论国企民企,亏本的订单不能接。

  会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介绍了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编制情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介绍了优质船舶配套产品推荐目录工作方案。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10-31)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部分项目望年底获批核电建设进入高景气周期
下一篇:东莞智能装备产业链加速形成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