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全球发布“中国机器人”认证标志 增强国际话语权 —— 文章正文2016-11-0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2日在上海向全球发布“中国机器人”认证标志,同时颁发首批中国机器人产品认证证书,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建立实施机器人检测认证制度。“中国机器人”认证将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机器人产品的质量标志,助力中国机器人质量控制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助推机器人产业进步升级,增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制定方面的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
2016“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International Robot Testing & Certification Summit)在同日在此间举行。该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机器人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应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制造业和智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今年1-9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量达到5.09万台,同比增长30.8%,比去年全年增长率高出约9个百分点。
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仍然存在着诸多新问题: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虽有所突破,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部分自主品牌产品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此外,各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低水平重复建设隐忧显现。另据了解,本土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但“小、散、弱”问题仍未根本改变。
据介绍,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机器人产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缺乏必要的技术门槛和市场引导手段,产业综合竞争力偏低,整体质量水平亟待提升。本次论坛聚焦“标准检测认证,助力产业发展”主题,重点围绕进一步推进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加强机器人检测认证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为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新思路。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张沁荣当日表示,建立机器人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是实施质量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个转变”的重要举措。他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将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等,提升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据悉,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集聚了包括国际四大机器人企业在内的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重点方向各类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地。上海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争取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波表示,上海正通过建立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等多举措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落户上海,将有力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完)中新网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11-03)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把安阳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下一篇:机械化时代 投料设备为中药行业带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