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无人机+农业”:补齐农业短板还需突破限制 —— 文章正文2016-11-08

    
  中国现在的无人机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这一行业,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平衡市场驱动和科技投入两个轮子,就能够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中找到有潜力的细分领域。

  如今,无人机技术正为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从军工到民用,从航拍到农林,即使消费级无人机正一时遭遇唱衰,但“无人机 农业”类的农业精准服务又横空出世,新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可谓多点开花。

  可以看出,无人机技术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结合都在创造出新的服务或产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升级方向。而“无人机 农业”在现在则正当其时。

  无人机正大量介入各个传统领域,未来市场容量十分可观

  从1917年第一架无人飞行器――斯佩里空中鱼雷诞生,到现在近100年时间,无人机技术早已今非昔比。尤其在1990年以后,军用无人机技术开始向民用市场溢出,近年来则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民用无人机市场愈发引起关注。

  无人机与电力巡检、环境检测、保险查勘、警务执法、街景拍摄、影视剧拍摄、物流快递等传统领域中的使用屡见不鲜。被称为“空中机器人”的无人机逐渐走入普通百姓生活,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科技创新到产业生产,无人机的应用的领域愈发超乎想象。Google、Facebook、Amazon、DHL等国际企业纷纷入局无人机市场;无人机在农林业、地理测绘、救灾、侦查监控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

  9月,艾媒咨询发布了《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其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人民币,预计2016年可达32亿元。2019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40亿元,未来市场容量十分可观。

  近几年无人机成为中国出口增长强劲的商品之一。据海关出口数据显示,深圳海关消费级无人机出口额逐季度递增,2015年出口额高达30.9亿元人民币,预计2016年消费级无人机出口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无人机+农业”补齐现代化农业短板,“机器代人”成趋势性升级方向

  现在的无人机已经可以完成跟随、航拍、遥控、送快递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尤其在农业领域的表现颇为亮眼。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0.25亿亩耕地面积,约占全球总耕地面积的7%。但当前农业现代装备应用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失,“机器代人”作为一个趋势性产业升级方向,已经迫在眉睫。

  为此,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推动以规模化生产为标志的农业转型升级,以“机器代人”劳作的“农业无人机”也开始批量涌现于大众视野之中。其中,植保无人机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机械的使用限制。例如南方地区的水田、丘陵、山地还有高杆作物等大型器械进不去的地方。所以说,植保无人机正在补齐植保机械化的短板,“无人机 农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除了最常规的农药喷洒以外,无人机在识别作物发芽情况和作物数量、评估作物早期健康状况、发现病害症状、查找虫害症状、监视杂草的侵扰等方面,都有超出人类工作效率的表现。无人机技术已成为较成熟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手段。

  “无人机+农业”背后的限制性因素,突破瓶颈方能迎来行业成熟期

  无人机技术介入各个传统领域的进程虽然正在势头,但也面临技术突破、政策完善、安全隐患等限制性因素,无人机带来的产业升级必须突破这些瓶颈。

  尤其农业用无人机,相对于消费级或其他行业无人机使用环境更为恶劣,长期在风吹日晒状态下作业,对飞机性能与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其次,农用无人机使用者的消费能力有限,对无人机降低价格的要求较高。另外,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对人员操作培训等综合成本有较高要求,往后的发展需要成熟的产业链提供尽可能低廉的零部件和服务支持。

  其实,无人机行业产业链与普通高科技产品一样,具有研发、制造、销售三个主要环节。伴随着专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的应用推广和需求增加,无人机行业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走向行业的成熟期。

  而农业无人机的下一步就是要突破技术瓶颈。例如,延长飞机的续航时间,采用新的燃料,提高飞机的负荷,让负荷与续航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这才是重要的任务。如果让农民在装药水、拆卸电池中疲于奔命,那这无人机就没有了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现在的无人机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这一行业,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平衡市场驱动和科技投入两个轮子,就能够在传统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中找到有潜力的细分领域。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11-08)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工程机械金“九”有真金,行业或将回暖
下一篇:2016压铸论坛暨首届压铸CEO峰会在嘉兴落幕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