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抓工业强工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 文章正文2016-11-30
近年来,仁寿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举全县之力抓工业、强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现有视高、文林、汪洋、富加4个工业园区和龙正、兴盛等13个工业重点乡镇。
2016年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46.4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到2016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将分别突破500亿元、400亿元大关。
园区工业蓬勃发展
近日,走进仁寿县汪洋镇汪洋瓷业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有序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随着工人们双手灵活地翻飞,一块块土胚逐渐成型、上色,“出落”成一只只精美的陶瓷碗。一只陶瓷碗的“诞生”,除了探矿、采矿,从矿石进厂到产品出厂,大体可分成十二大工序,即:球磨、过筛、榨泥、精炼、切块、旋胚、出模、精胚、贴花、装胚、烧成和质检。每道流水线有条不紊,每道工序间通力合作,环环紧扣。
热火朝天的瓷业生产车间是汪洋工业园区的一个缩影,而汪洋工业园区的繁忙景象又是仁寿县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仁寿县先后组建了视高、文林、汪洋、富加4个工业园区。2015年,4个工业园区实现产值315.5亿元、入库税金7.3亿元,占全县总量的82.3%、80%。视高园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成功创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成功纳入全省“51025”重点园区,成功创建四川知名品牌示范园区,是全县首个百亿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文林园区是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前10强,成功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其配套产业。汪洋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及其配套产业,出重拳推进耐材、陶瓷等产业转型升级。富加园区是2012年新规划建设的县级工业园区,是仁寿县打造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同时,抢抓天府国际机场建设的重大机遇,启动了(仁寿)临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
产业布局优化合理
目前,仁寿县已基本形成“4+4”的产业布局,即4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4大传统优势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化工及煤化工、服装纺织)。2015年,4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59亿元、增长23%,总量占比达41.5%,其中机械制造产业以中建钢构、恒重压缩、蓉腾自动化等企业为龙头,规模占全县工业总量的15%;电子信息产业以中天丹琪、伟易达科技、莱福德光电、欧瑞特光电等企业为龙头,规模占全县工业总量的17%;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倍特电动车、中广核拓普、玉骑铃科技、鑫成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规模占全县工业总量的5%;生物医药产业以科伦药业、双陆医疗器械等企业为龙头,规模占全县工业总量的4.5%。
截至2016年10月,仁寿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4户,户数占全市规模企业户数的27.7%。全县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2件、省级著名商标10件、四川名牌8件、市级知名商标32件。2016年,莱福德光电、鑫统领建材等2户企业获得省级技术中心,实现了本地企业省级技术中心零的突破。灿光光电、明晶光电等5户企业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仁寿芝麻糕”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继“仁寿枇杷”之后,仁寿县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商标”。
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仁寿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以赴补短板,取得新成效。
一是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强化对焦化、钢铁、水泥、纺织、化工行业的生产企业的能耗对标监察,重点对纳入国家、省重点的18户工业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检查,联合环保、工商质监等部门对金圣钢铁、钟祥建筑材料厂等5户钢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1—9月,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4.7%。
二是主动化解过剩产能。有针对性研究8户煤炭采掘企业化解产能,引导全富煤业、红星煤矿退出煤炭行业。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关闭工作,四结机砖厂、金鹅纺织湘潭小锅炉及相关设备、汇通机械炼铁生产线等3个淘汰关闭项目均已通过省经信委核查,其中,四结机砖厂、金鹅纺织小锅炉已基本拆除完毕,汇通机械正在拆除相关生产线,待省经信委验收。定向盘活闲置资产,开展盘活存量专项行动,通过资产重组、收购、租赁等方式引入28.1亿元,鼓励邦士轻工、瑞发服饰等17户企业提高低效土地、厂房、设备利用率。
三是开拓市场降成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眉山市上下游产业链产品对接展销会、西部博览会、中博会、广交会、泡博会等展会110户/次,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成功争取金利纺织等7户企业享受直购电政策,争取欣蓝光电等3户企业纳入市经信委和市供电公司用电中期调整目标,预计全年可以帮助企业节约电费150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11-30)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中国技术“把脉”世界特种设备生命线
下一篇: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老树发新芽” 转换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