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经济观察:福建船舶产业加快转型 —— 文章正文2017-01-05

   造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艘千吨级木质轮船的福建,正致力于复兴船舶工业,实现百年马尾船政的传承与发展。

    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董事长赵金杰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集团将赓续船政优良传统,弘扬船政优秀文化,力争至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240亿元(人民币,下同)。

    船舶制造业是福建的传统产业,创办于1866年的马尾船政,造船一度占全国总量70%,是中国近代船舶工业的发端。成立于1982年的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系福建省为统领全省骨干船舶工业企业而成立,在“十一五”末实现造船产能300万载重吨、年产值100亿元的规模。

    但在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双低迷、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环境下,福建省船舶产业正面临诸多挑战:造船业务极度萎缩、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赵金杰指出,从2014年开始,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逐步向相关多元产业转型发展,已具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修造、木材加工及木竹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及现代服务三大主业板块共同发展的雏形。

    当前,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正加快转型,改造提升传统的船舶主业,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建造中小型LNG运输船、深海型移动平台、远洋渔船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船型,建立现代总装造船模式,并逐步推行智能造船、数字造船,提升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对外合作与科技创新成为福建船舶产业“焕新”的两大路径。赵金杰说,福建正积极向日韩先进船舶企业学习,聘请了韩国造船专家开展合作,共同改进工艺工法和管理,将“老大粗”造船转变为“高精细”高端装备制造。

    与此同时,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整合成立了福船研究院,与研发机构与专家对接合作,力求突破一批高技术船舶产品关键设计制造技术。

    布局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也是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再度崛起的新举措。赵金杰表示,将借助船舶制造传统优势,利用风电资源的独特优势和风电场建设契机,打造东南沿海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钢构生产基地、海上风电工程公司和运维公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赵金杰表示,福建船舶产业将积极“走出去”拓展新空间,维护好国外市场,坚持贴近国际一线前沿市场,推广船政海外平台融资租赁等方式,创新经营接单商业模式;积极研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修造船和人造板加工方面,继续加强与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联系和业务拓展。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7-01-05)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 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下一篇:扩量提质融合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