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铁之城邯郸铁腕治霾:有企业因此第一次春节放假 —— 文章正文2017-02-02
(原标题:千年古都邯郸:冶铁之城的“铁腕治霾”)
中新社记者 临近中国农历鸡年春节,在河北邯郸武安烘熔钢铁有限公司厂区,面对着去年9月就被拆除的高炉残骸,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景河的心里依然有点不是滋味。
早在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就是北方最负盛名的冶炼中心。西汉时全国设“铁官”49处,邯郸武安为其一,至今尚留存汉、宋炼铁炉等多处遗址。新中国成立初期,邯郸是中国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素有“钢城”、“煤都”之称。如今在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面前,邯郸“铁腕治霾”。
“自2009年公司投产以来,今年第一次春节放假。”邯郸涉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素成说。记者在厂区内听不到设备运转的声音,仅有几名值班人员在厂区内巡查。厂区内几处宣传牌上展示着该企业近些年对设备进行废气回收改造以及利用余热发电的循环经济模式。
资料图:2016年12月4日10时许,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城区被雾霾“封锁”,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0时许发布数据显示,邯郸地区空气质量指数为398严重污染。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河北省大气办下达的1号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令”,邯郸涉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于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全线停产。王素成称,4个月的停产期,公司每个月支出近500万元(人民币,下同)用于设备维护和员工工资。企业跟工人保证工资不降低,定期组织员工技术培训和文体活动。
“压力很大,但这就是社会责任。”王素成表示。
武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孟天增说,压减产能就意味着一部分职工要下岗,如何帮助这些企业安置职工是重中之重。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缺的就是资金。为此,武安市设立了钢铁产能置换交易基金平台,“让不拆炉子的出钱、拆炉子的得到补偿”。
孟天增称,通过搭建产能交易互助平台,武安去产能不仅没有出现经济断崖,没有造成规模性下岗,而且加快了武安经济转型步伐,县域基本竞争力时隔两年重返“全国百强”。
邯郸市副市长孟广军称,该市铁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21件,罚款5815万元;公安机关破获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7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47人。该市在河北省率先出台《约谈办法》,对7个县(市、区)政府、33个乡镇政府和37家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坚持每月一问责,现已对166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处理。
“历史阶段的背景不同,历史任务不同。”孟广军表示,有着两千多年冶铁史的邯郸,如今要拿出“钢铁精神”来治理大气污染。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7-02-02)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非洲矿业投资机会最光明的五国
下一篇:环保部:沈阳煤业红阳三矿改扩建未消除矸石山,验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