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中国 English,United StatesEnglish UKUK FranceFrance DeutschlandDeutschland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国产伺服系统将举步维艰 —— 文章正文2017-08-07

  伺服系统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动化行业中实现精确定位、精准运动必要途径。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提升中国智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
  回顾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液压、气动到如今的电气化,由伺服电机、反馈装置与控制器组成的伺服系统已经走过了近50个年头。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加上在高精度化、高速化、小型化、高可靠性、免维护性能以及多品种小批量化等方面不断提高要求的工业自动化设备,促使伺服驱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如今随着微电子、电力半导体和电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高性能伺服系统在激光加工、机器人、数控车床、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办公自动化设备、雷达等高科技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其中交流伺服电机技术凭借其优异的性价比,逐渐取代直流电机成为伺服系统的主导执行电机。交流伺服系统技术的成熟也使得市场呈现出快速的多元化发展,并成为工业自动化的支撑性技术之一。
  纵观我国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度时期,伺服系统首先被应用于国防科技、军工等高端制造行业;第二阶段是80年代以后,伺服系统开始在一些高端民用制造中得到尝试;2000年以后,随着制造强国等战略的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提到很大提升,伺服系统在我国高端制造业中得到大范围应用,但使用的几乎都是国外的伺服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伺服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75%,其中日本品牌占比为50%,欧美品牌占比25%。其中日本品牌包括松下、三菱电机、安川、三洋、富士等;美国以罗克韦尔、丹纳赫、帕光等闻名;而德国则拥有西门子、伦茨、博世力士乐、施耐德等品牌。
  相比较而言,国产品牌仅仅占据20%的国内市场,其中内地品牌和台湾品牌分别占据10%的市场,中国台湾以东元和台达为代表,其技术水准和价格水平居于进口中端产品和内地品牌之间;中国内地的品牌主要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埃斯顿、汇川技术、英威腾等。
  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伺服系统是自动化行业中实现精确定位、精准运动必要途径。因此,提升国产伺服系统水平已成为业内主攻方向之一。
  随着产生升级和制造业变革加速,以及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量快速增加等因素影响,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及机器人行业自身及对伺服需求量快速增长,这无疑推动了国内伺服系统市场的扩张。
  与此同时,伺服系统众多下游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所鼓励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性的产业升级,其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伺服系统产品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各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产伺服技术研发水平将不断提升,国产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将会加快。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提升中国智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7-08-07)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中国最大机器人仓库启用 物流行业再迎黄金时期
下一篇:全球运动控制反弹 机器人将成第二大市场

京ICP备202409039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609号
® 注册商标 © 2001-2025 北京雨润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52号 邮编:100007 电话:010-84001165 / 84002508 / 84002286 传真:010-64063037
网址:www.bbjja.com 邮箱:yrhzq@163.com QQ :502360568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新闻资讯    


Valid CSS!

首页 远距离带式输送机 高安全可靠性节能带式输送机 各种“高效托辊” 腔式无接触密封技术 移山填海造田工程 矿山承包交钥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