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稀土领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 文章正文2016-06-16
2016年包头市科技创新工作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6521”战略定位,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创新包头为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技创新工作开局良好。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达到24亿元,增速10%,占全年3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60亿元,增速11%,占全年33%。
——组织实施23项重大科技项目进展顺利。
——专利申请量预计达到733件,授权454件,增速与去年持平,分别占全年的30%和27%。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共推进研发、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近百项,研发投入预算总额约60亿元。其中3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已签约,58个项目正在与相关产业基金对接,23个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同时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已组织一机集团、稀土院等单位申报5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正在准备评审答辩。组织申报自治区科技项目94项,立项45项,争取资金2673万元。
钢铁领域:包钢集团继成功研制稀土微合金石油热采管、稀土装甲防爆钢板等新一代稀土钢新产品之后,BTP500防弹装甲钢板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综合性能达到瑞典同类产品水平,下一步将应用于轮式战车。美标高级别H370热处理钢轨,技术国际领先,能够满足铁路用钢轨对强度、硬度等综合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正在进行工艺优化;2250mm热轧生产线X60MS-X70MS耐酸管线钢开发正在进行实施方案设计。北重集团新一代模具钢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正在进行大吨位(5吨/支)DH350、DH360模具钢研发。
稀土领域:镧铈稀土在磁制冷机、催化剂、抛光液等领域高效平衡应用研发项目,磁制冷机已达到实用要求,正在进行中试生产;脱硝用铈基稀土催化剂完成实验室研发,正在进行工业化验证;抛光液与金杰纳米合作进行中试生产。
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开展的高端高品质稀土功能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建立稀土材料基因数据库,有效缩短稀土新材料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研制低成本、高精密度的小型化、轻量化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研发稀土永磁体绿色高质量表面防护技术并建设百吨级示范线;稀土着色剂连续化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开发顺利推进。
稀宝博为承担的“移动车载磁共振研发产业化”项目,以磁共振设备为核心,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实现远程诊断及控制,将开发国内首台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车载磁共振系统。
装备制造领域:一机集团开发的新能源客车行星变速器已与宇通公司合作开发样机,同时为南车集团纯电动公交客车提供两台行星减速箱样机。高铁综合抢救牵引车项目是为高铁线路抢修而研制的专业化机械作业设备,目前正在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传动系统的产业化项目完成样机制造、产业化技术实施方案确定和工艺文件编制等工作。
高端材料大口径管(棒)材重型挤压技术研究项目正在进行挤压技术和模具结构及性能组织热处理控制技术攻关,将用于研发高温粉末合金飞机涡轮盘、700℃先进超超临界镍基高温合金管、深海潜艇用钛合金高压气瓶和熔炼用超大口径铜结晶器用等高端材料。
北方股份紧跟市场需求进行NTE系列电动轮自卸车研发,正在开展NTE120及NTE360电动轮矿用车研制。北奔重汽H10第三代越野车开发项目稳步推进,8×8车型正在进行竞标试验工作,6×6车型已经开始3000km运行试验。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核北方AP1000燃料组件制造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制项目本年度计划开展4台设备国产化研制工作,正在联系国内相关设备研究院所开展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海洋核动力平台燃料组件和相关组件研制正在开展生产线设计改造方案论证和燃料棒及芯块相关试验工作。
白云鄂博尾矿中铌、钪、萤石综合利用和产业化项目通过攻克从选铌尾矿中提取高纯氧化钪等系列技术难题,成功获得了99.9%高纯氧化钪产品、Nb2O5含量80%的高纯氧化铌。目前,380万吨尾矿处理工艺技术已全线贯通,铌钛合金冶炼中试实验室具备中试条件。
由包钢集团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展DDS烟道气除尘脱硫脱硝工业化试验,目前已经完成工业试验装置建设,正在对运行效果进行监测。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6-06-16)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中企海外矿产投资最大项目中澳铁矿步入正轨
下一篇:全国地勘基金总体规模壮大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