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开展两年攻坚战,促进煤炭产业安全发展 —— 文章正文2015-12-04
永川是我市重要的产煤区,有市属煤矿4个,乡镇煤矿57个,煤炭产量一直位居全市前列,煤炭行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
近年来,永川区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零死亡”理念,切实打好遏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攻坚战,实现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成果正在显现。
“抓安全就是抓民生”
“一直以来,永川区委、区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都高度重视。”永川区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牢固树立了“抓安全就是抓民生”的理念,由区长担任安委会主任,亲自抓安全,分管副区长任安委会副主任,具体抓落实,坚持党政同责,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把煤矿安全生产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期研究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区煤炭行业大会,总结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在明确相关部门及产煤镇、街党委政府煤矿安全生产职责的同时,永川区还在全区17个产煤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煤监办,负责对辖区煤矿进行日常监管。区煤管、安监、国土、公安、工商等部门定期加强协调,配合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把煤矿安全工作业绩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强考核,强化责任人员“守土有责”的意识。
依法治安,狠抓“五真”检查
近年来,永川区以贯彻国办发99号文件和实施新《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对煤矿业主、实际控制人、矿级管理人员、煤矿一线职工等分片区、分层次开展集中教育培训。仅去年一年就达到70余场,以着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政策、法律意识,促进依法办矿、依法治安。
同时,该区还按照“真查真停真盯真改真验”的要求,加强煤矿安全检查。坚持“勤查、细查、严管”,规范日常安全检查行为,提高监管成效。严格逗硬执法,督促煤矿企业依法办矿,严防企业产生侥幸心理。严格煤矿春节后的复产验收,坚持“宁慢勿赶”,确保不达安全标准不复产。
今年以来,在加强煤矿日常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永川区还开展了全区煤矿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治理行动。从煤管、国土、安监、国有煤矿救护队、煤炭集团公司部门和单位等抽调骨干人员70人,组成10个排查组,分2个阶段,逐矿解剖式的集中排查隐患,准确掌握全区煤矿存在的问题。坚持对瓦斯、水害、顶板等灾害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把防治关口前移。
固本强基,改善安全生产基本面
自去年以来,永川区针对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强弱不均,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的实际,着力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面,提升煤矿的综合实力,促进煤矿的健康发展。
该区加快了煤矿兼并重组步伐,2014年推动原有的57个乡镇煤矿,兼并重组为10个年产能30万吨以上的煤炭集团,并实现了公司化管理营运,有效提高了煤矿的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引导部分发展能力弱、安全保障差的煤矿主动申请关闭,尽快实现转型发展。25个煤矿申请在2017年底前关闭,其中15个煤矿将在今年内关闭。
值得一提的是,永川区还出台了《永川区市属国有煤矿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实施细则》,加强对市属国有煤矿的属地化监管,对国有煤矿实现了与乡镇煤矿“一样的要求、一样的安排、一样的检查、一样的处罚、一样的帮扶”,防止因管理权限问题导致监管盲区的出现。
永川区煤管局表示,该区计划通过开展为期2年的攻坚战,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推动煤炭产业迈入健康发展的新常态。
唐孝东
看点
坚守生产“红线”,实现安全管理五个转变
孙华山在南川区与矿长谈心对话
近日,国家安监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华山在南川区开展谈心对话,要求煤矿矿长、业主要带着感情坚守红线,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的5个转变,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南川区28个煤矿的54名矿长、业主参加了谈心对话。
孙华山指出,煤矿工人和煤矿行业为我国能源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煤矿矿长、业主要带着感情去坚守安全生产的“红线”,坚决贯彻“双七条”规定,保护好矿工的生命安全,也是保护好了自己的安全、煤矿企业的安全。
孙华山要求,当前煤矿企业要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和煤矿机械化、自动化建设,要提高煤矿行业的准入门坎,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机械化、自动化是未来煤矿发展的必由之路。
孙华山指出,通过不懈的努力,安全管理最终要实现5五个转变:管理对象上要从事故防治向隐患治理转变;管理时段上要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治转变;管理方式上要从停产整顿、专项治理、攻坚克难等专项工作上向强化基础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上转变;管理内容上要从减少伤亡人数向职业健康保障上转变;管理手段上要从行政命令向依法治理上转变,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
肖锋
永川:加快推进煤矿“四化”建设
近年来,永川区不断加快推进煤矿“四化”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水平。
一是加快煤矿机械化建设。目前,该区所有煤矿已全部实现掘进装岩机械化,在富家洞煤矿顺利完成采掘机械化示范矿井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机械化采煤矿井3个。
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今年,该区在原有的安全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等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对瓦斯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人员定位系统联网工程也已顺利完成,运行效果良好。
三是加强维护机构建设。从去年开始,永川区煤炭行业通过市场方式确定了全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维护机构。维护机构同煤矿企业签订了集中维保协议,指定专人、专用设备,对全区所有煤矿企业的瓦斯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广播系统、通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进行统一维护保养,有效保障了设备良好运行。
四是加快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以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进全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确保今年建成一级矿井3个,二级矿井15个,其余矿井全部建成三级矿井。
唐孝东
逢春煤矿:正式封闭张狮坝扩区
4月1日,随着最后一块砖的砌成,重庆能源松藻公司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81平硐密闭墙完工。至此,张狮坝扩区结束了它6年多的开采史。
逢春煤矿张狮坝扩区是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和华能珞璜电厂三期扩建工程的配套项目,始建于2004年7月。该区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可采储量3135万吨,2008年7月建成投产。投产6年来,由于该区岩溶裂隙发育、断层众多,受煤层赋存条件的影响,生产效率一直低下,开采成本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逐渐步入寒冬。2014年,煤炭市场更是跌入低谷,煤炭企业亏损面扩大至70%,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及时作出调整,决定对开采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的矿井实施收缩型开采和经济型开采。2014年7月,该公司决定对张狮坝扩区实施关闭,暂缓开采。
3月29日14时21分,逢春煤矿停止了向张狮坝扩区供送新鲜风流的810抽风机的运行。4月1日,扩区三处地面出口、9处井下与该矿老区相连的通道全部密闭完毕,逢春煤矿顺利完成了张狮坝扩区的关闭工作。
聂权
永川:实施“3332”人才工程见成效
为了逐步解决永川区煤炭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近年来,永川区煤炭行业实施了“3332”人才培养工程并初见成效。
该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积极与重庆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院校合作,定向培养300名煤炭开采技术本专科毕业生,300名函授大专生,利用永川职教基地的优势,招收培养300名煤炭专业中专学生,免费培训2万名煤矿职工。
截至去年,已有近200名各层次煤炭专业毕业生进入永川区各煤矿企业工作,甚至走上了管理岗位。“3332”人才培养工程缓解了永川区煤矿人才匮乏的难题,在重庆市煤炭行业内获得一致认可。
(责任编辑: 来源: 时间:2015-12-04)
Keywords(关键词): 长距离皮带托辊传输机
上一篇:淄矿集团埠村园区:半百老矿成功转型非煤产业园区
下一篇:“净煤化”之路 煤电发展的必然趋势